易翰鼎(1850-1929),幼年失怙,科舉屢試不中。在其27歲至31歲時,曾在郭嵩燾府坐館教書,常與郭嵩燾書信往來、關系非常親密。經郭嵩燾的推薦,易翰鼎31歲時來到今湖南省瀏陽市古港鎮(zhèn)工作,任職厘金局,負責在瀏陽河邊收稅,這是他一生中做過的官職。任上清廉不阿,旋去職。1891年,在易翰鼎41歲時,郭嵩燾又推薦他去了兩湖書院,成為兩湖書院的批學員。在兩湖書院學習期間,易翰鼎成績優(yōu)異,但參加科舉考試又一次名落孫山,從此心灰意冷,遂放棄了通過科舉登上仕途的人生夢想。1893年,他離開兩湖書院。易翰鼎是一個有氣節(jié)、有遠見的讀書人。為了給子孫留下一本修身持家的教材,1920年,他在70歲時,出版了《太平草木萌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