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中國史學史研究的對象、范圍和任務
二、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史學的發(fā)展
三、學習中國史學史的意義和方法
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學習和研究中國史學史
第一章 先秦時期史學
第一節(jié) 遠古傳說、歷史意識與歷史記載
一、遠古傳說、史詩與歷史意識
二、史官的出現和歷史記載的早期形態(tài)
三、《尚書》《詩經》和《周易》
四、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的國史
第二節(jié) 從學在官府到私人著史
一、春秋末年的社會與史學變化
二、孔子修《春秋》
三、《左傳》及其歷史編纂特點
四、《公羊傳》與《轂梁傳》
第三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的多種歷史撰述
一、《國語》與《戰(zhàn)國策》
二、《竹書紀年》《世本》與《山海經》
第四節(jié) 先秦諸子的歷史觀
一、孔子、孟子和茍子的歷史觀
二、墨子、老子和莊子的歷史觀
三、商鞅、韓非子和鄒衍的歷史觀
第二章 秦漢時期史學
第一節(jié) 大一統(tǒng)政治局面與秦漢史學
一、大一統(tǒng)局面與大一統(tǒng)思想
二、多元的歷史觀念
三、關于史學的初步認識
第二節(jié) 奠定史學宏大規(guī)模的《史記》
一、司馬遷與《史記》的撰述旨趣
二、“成一家之言”
三、“究天人之際”
四、“通古今之變”
五、有關《史記》的續(xù)補
第三節(jié) 劉向、劉歆的歷史文獻學成就
一、劉向、劉歆父子的史學活動與歷史文獻學成就
二、漢代的陰陽五行學說
第四節(jié) 第一部反映大一統(tǒng)歷史局面的朝代史《漢書》
一、班固與《漢書》
二、《漢書》的性質、內容和體例
三、《漢書》的博洽
四、《漢書》的天人關系論與歷史變化觀
第五節(jié) 漢代史學的其他成就
一、修史制度與《東觀漢記》
二、荀悅與《漢紀》
三、風俗史與地方史
四、重視少數民族史撰述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
第四章 隋唐時期史學
第五章 五代兩宋時期史學
第六章 遼夏金三朝和元時期史學
第七章 明至清中期史學
第八章 晚清時期史學
第九章 民國時期史學
第十章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建立與發(fā)展
第十一章 新中國時期史學的變革、成就和當前發(fā)展趨勢
閱讀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