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文化原動力

文化原動力

文化原動力

定 價:¥88.00

作 者: 吳福平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8183680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小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吳福平著的《文化原動力》的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開展文化的實踐性定義、文化動力內涵以及文化內部性動力與外部性動力區(qū)別和聯系等問題的研究。二是文化原動力核心要素及其模型構建,旨在闡明以自由意志(求善)為核心、以反思(求真)、批判(求美)為兩翼的文化原動力核心要素的哲學基礎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三是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理論模型構建,旨在揭示文化原動力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在“超”(S)文化態(tài)、“合”(I)文化態(tài)、“和”(H)文化態(tài)、“純”(P)文化態(tài)等四種“文化形態(tài)”,以及在學習力、革新力、凝聚力、傳播力等四種文化軟實力中的傳導機制和基本規(guī)律,揭示文化原動力核心要素的傳播路徑及其功能和效用。

作者簡介

  吳福平,1966年3月生,博士、研究員,出版《文化全面質量管理——從機械到生態(tài)和諧人》、《文化管理的視閾:效用與價值》、《文化測量:原理與方法》等論著4部,其中《文化測量:原理與方法》一書獲得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及參加省部級課題多項;發(fā)表文化哲學、文化管理類學術性文章3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期刊全文轉載。

圖書目錄

導論 文化長征:一種文化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文化和文化動力的內涵
(二)文化動力研究的基本路徑
(三)文化動力研究的學科視野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主要研究內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技術路線
(四)研究的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
第1章 文化動力研究:哲學基礎與可能路徑
一、“‘零’存在機制”及其存在論意義
(一)中西哲學中的“差別一聯系”論
(二)“‘零’存在機制”的哲學基礎和數理內涵
二、中西哲學中的“一”及“同一”
(一)從老子的“抱一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學
(二)“同一”哲學與西方理性的四次飛躍
(三)“同一”哲學與西方哲學思想的四度提升
三、虛數i與—i及老子的“道”
(一)群論的哲學內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二)虛數i與—i及《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新解
四、老子的“三”及“勢成之
(一)老子“三”的形式意義
(二)老子“三”的內容意義
(三)老子的“三”和“勢”
五、基于“‘零’進制”的“易圖”推演
(一)“‘零’進制”的基本內涵
(二)基于“‘零’進制”的河圖、洛書、五行及其生克解讀
(三)基于“‘零’進制”的周敦頤《太極圖說》解讀
六、本章小結
第2章 文化原動力模型構建
一、文化原動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學基礎
(一)康德“純粹實踐理性的動力”——“意志自由
(二)黑格爾“對事物作思維著的考察”——“反思
(三)哈貝馬斯“行動的合理性和社會合理化”——“可批判性
二、文化原動力模型構建及其意義闡釋
(一)以自由意志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為兩翼的文化原動力模型構建
(二)文化原動力模型意義闡釋
三、本章小結
第3章 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模型構建
一、文化的實踐性定義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文化的實踐性定義和文化動力分類
(二)文化實踐性定義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三)文化動力功能的“具體普遍形式”:文化價值與文化效用價值
(四)社會“異質性互動”與文化“公地悲劇
二、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路徑及模型構建 (一)文化流變的四種形態(tài)
(二)基于兩個對立價值維度的文化軟實力新型分類
(三)以自由意志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為兩翼的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模型構建
三、本章小結
第4章 “理想國”與“小國寡民”社會文化原動力及傳導機制分析
一、柏拉圖“理想國”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分析
(一)“理想國”文化原動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擔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二)“理想國”文化軟實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國”是否“理想”
(三)《理想國》“五種政制”文化形態(tài)分析:五種政制流變的內在必然性
二、老子“小國寡民”社會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分析
(一)老子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來治理“小國寡民”社會
(二)“小國寡民”社會文化原動力及其傳導機制分析
三、本章小結
第5章 美國、德國、日本文化原動力及傳導機制分析
一、以基督新教為核心的美國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分析
(一)美國文化原動力的建構與解構
(二)“財富供養(yǎng)自由”:美國文化形態(tài)分析
(三)“使人成其為人”:美國文化軟實力分析
二、以“理性”鑄就“輝煌”的德國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分析
(一)“理性”的建構與解構:德國文化原動力分析
(二)德國的“理性”及其流變:德國文化形態(tài)分析
(三)“理性”何以鑄造“輝煌”:德國文化軟實力分析
三、以“大和”精神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動力傳導機制分析
(一)“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動力分析
(二)“大和”文化的精神氣質及其流變:日本文化形態(tài)分析
(三)“內外有別”的“大和式”思維:日本文化軟實力分析
四、本章小結
第6章 新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原動力及傳導機制分析
一、基于馬克思主義自由觀:新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原動力分析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文化形態(tài)分析
(一)“純”文化態(tài)及其體現
(二)“超”文化態(tài)及其體現
(三)“合”文化態(tài)及其體現
(四)“和”文化態(tài)及其體現
三、新中國文化軟實力分析
(一)“內斂認異”的學習力
(二)“外張一認異”的革新力
(三)“內斂一認同”的凝聚力
(四)“外張一認同”的傳播力
四、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科學
一、研究的主要結論
二、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