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美國版權犯罪立法史
第一節(jié) 模擬技術時代的版權犯罪立法
一、1897年《版權法(修正案)》
二、1909年《版權法(修正案)》
三、1976年《版權法》
四、《盜版及偽造修正法案》
第二節(jié) 數(shù)字技術時代的版權犯罪立法
一、《反電子盜竊法案》
二、《數(shù)字千年版權法案》
三、《作者權利及反盜版法案》
第三節(jié) 當代版權犯罪立法的改革趨勢
一、國內版權法的修改動向
二、國際條約中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jié) 總結及評價
一、版權犯罪變化的軌跡
二、版權犯罪立法的規(guī)律
三、數(shù)字技術時代的挑戰(zhàn)
第二章 直接侵犯版權的犯罪
第一節(jié) 一般構成要件
一、主觀方面
二、客觀方面
三、抗辯事由
第二節(jié) 非法復制罪
一、犯罪構成
二、模擬技術時代的非法復制
三、數(shù)字技術時代非法復制的變異
第三節(jié) 非法發(fā)行罪
一、犯罪構成
二、一般非法發(fā)行
三、非法發(fā)行準備用于商業(yè)發(fā)行的作品
第四節(jié) 非法公開準備用于商業(yè)發(fā)行的作品罪
一、犯罪構成
二、非法公開
第五節(jié) 非法公開表演罪
一、犯罪構成
二、非法公開表演
三、非法流傳播行為
第六節(jié) 以商業(yè)利益或個人經濟所得目的侵犯版權罪
一、犯罪構成
二、商業(yè)利益或個人經濟所得目的的認定
第七節(jié) 總結及評價
一、行為類型的體系化
二、罪狀規(guī)定的精細化
三、打擊犯罪的提前化
第三章 間接妨害版權的犯罪
第一節(jié) 非法規(guī)避版權保護措施類犯罪
一、非法規(guī)避控制接觸作品的技術措施罪
二、非法提供規(guī)避設施罪
第二節(jié) 提供虛假版權管理信息類犯罪
一、提供虛假版權管理信息罪
二、移除、修改版權管理信息罪
第三節(jié) 版權標識欺詐類犯罪
一、欺詐性貼附虛假版權標記、文字罪
二、欺詐性發(fā)行帶有虛假版權標記、文字的物品罪
三、欺詐性進口帶有虛假版權標記、文字的物品罪
四、欺詐性移除、更改版權標記罪
第四節(jié) 版權申請?zhí)摷訇愂鲎?br />一、犯罪構成
二、與一般虛假陳述罪的競合
第五節(jié) 總結與評價
一、刑事政策上的意義
二、犯罪預防上的特點
三、規(guī)制內容上的特色
四、立法體系上的缺陷
第四章 版權犯罪的處罰
第一節(jié) 版權犯罪量刑概述
一、影響版權犯罪量刑的因素
二、《聯(lián)邦量刑指南》的作用
第二節(jié) 美國法典對版權犯罪刑罰的規(guī)定
一、重罪刑罰
二、輕罪刑罰
三、涉案財產處置機制
四、對被害人賠償制度
第三節(jié) 《聯(lián)邦量刑指南》對版權犯罪量刑的指導
一、基本刑檔的確定
二、犯罪數(shù)額的計算
三、脫離因素的判斷
四、量刑步驟的操作
第四節(jié) 總結及評價
一、版權犯罪量刑的規(guī)范化程度高
二、對被害人權利的保護較為完善
三、量刑規(guī)則附加的社會價值過多
四、犯罪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還有缺陷
第五章 對我國的啟示
第一節(jié) 我國版權犯罪的發(fā)展歷史
一、版權犯罪設立階段
二、刑法典專列侵犯著作權罪時期
三、數(shù)字技術時代的應對
第二節(jié) 中美版權犯罪刑事責任體系之比較
一、相似部分
二、不同之處
三、差異原因
第三節(jié) 構建我國版權犯罪刑事責任體系的措施
一、降低版權犯罪的入罪門檻
二、調整直接侵犯版權犯罪的犯罪構成
三、建立間接妨害版權犯罪的責任體系
四、明確網絡平臺的共同犯罪責任
五、完善版權犯罪的刑罰體系
第四節(jié) 未來版權犯罪立法的方向
一、版權犯罪的發(fā)展趨勢
二、幾種可能的規(guī)制方案
三、未來可行的立法方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