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橋》從祖上傳到“我”(記述者)手里隔了13代。由于偶然的機會,人們在“我”第14代爺爺?shù)臅窭锇l(fā)現(xiàn)了《女兒橋》。這位爺爺是著名的學者,名叫伊勒雅斯·沙曼祖理,生活在13世紀的馬穆魯克時代。書中記載的是移民葉爾孤白和他女兒們的歷史事跡。他們居住在靠近舍馬綏奈村橫跨約旦河的一座橋附近。這座橋后來就叫葉爾孤白女兒橋?!杜畠簶颉贩终呐c附錄兩部分,其中又夾雜大量的注解與詮釋,似乎是把一個故事肢解后再重新組合。因在敘事結構方面頗有創(chuàng)新而受好評,被阿拉伯作家協(xié)會選為“20世紀105部阿拉伯佳中長篇小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