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論叢前言
前言
導論
0.1 選題意義
O.2 文獻綜述
O.3 方法和內容
第1章 替補劇場:語言的起源與文字學的誕生
1.1 論語言的起源
1.1.1 起源的記憶
1.1.2 言語和激情
1.1.3 悟性與反思
1.1.4 手勢與聲音
1.2 起源的延遲與替補
1.2.1 替補:文字的起源
1.2.2 延遲:神話文字
1.3 銘文:言語的死亡
1.4 痕跡:延異活動
1.5 抹除“是”的能指
1.6 小結
第2章 附屬物:繪畫與真理
引言
2.1 輔助定理:對傳統(tǒng)藝術哲學的批判
2.1.1 自然與美的藝術
2.1.2 作品與真理
2.1.3 爭執(zhí):詩性審美和對“真理”的懸置
2.2 附屬物:深淵與解構
2.2.1 共通感:愉悅的美學
2.2.2 界限:parergon和ergon
2.2.3 形式:框架的拆解和附件的結構
2.2.4 批判的批判:范疇與摹仿
2.3 無目的性:沒有純粹的劃分
2.4 解構的浮雕:論崇高
2.5 +R
2.6 歸屬:繪畫的真實
第3章 無意識:畫面的瘋狂
3.1 論殘酷
3.2 論痛苦
3.3 論瘋狂
3.4 力魄畫面
3.5 小結
第4章 自畫像:盲者的記憶
引言
4.1 記憶的痕跡
4.1.1 超越時間的真理:心靈的回憶
4.1.2 超越空間的書寫:身體的記憶
4.2 盲者的記憶
4.3 手的特質
4.3.1 手:給予和創(chuàng)制
4.3.2 手的儀式和契約
4.3.3 手:書寫和觸摸心靈的聲音
4.4 繪畫的起源
4.5 自畫像
4.6 遺跡
4.7 盲目與偏見
4.8 附錄:神學與解構
4.8.1 解構和否定神學的遭遇
4.8.2 上帝之手與盲人之手
4.8.3 信仰和知識
第5章 結語
5.1 書寫-繪畫
5.2 批評與反思
5.3 記憶的褶皺
5.4 起源的痕跡
5.5 沒有終結的終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