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概念:進化與變異(代序)
緒論
第一章 原始儒家孝觀念的變異
一、原始儒家孝觀念的含義與弱點
1.原始儒家孝觀念的含義
2.原始儒家孝觀念的弱點
二、原始儒家孝觀念的變異
1.家國同構
2.有意歪曲
3.變異后的孝
三、現(xiàn)代學者對原始儒家孝觀念的理解
1.現(xiàn)狀
2.吳虞對孝的批判
3.胡適區(qū)分孝與愚孝
第二章 原始儒家忠觀念的變異
一、原始儒家忠觀念的含義與弱點
1.原始儒家忠觀念的含義
2.原始儒家忠觀念的弱點
二、原始儒家忠觀念的變異
1.回避限制
2.忠變異成愚忠
3.強化倫理本位觀念
4.偽裝成圣人
5.變異的忠
三、現(xiàn)代學者對原始儒家忠觀念的理解
1.現(xiàn)狀
2.嚴復對愚忠和圣人的批判
3.陳獨秀從整體上否定儒家學說
第三章 原始儒家禮觀念的變異
一、原始儒家禮觀念的含義與弱點
1.原始儒家禮觀念的含義
2.原始儒家禮觀念的弱點
二、原始儒家禮觀念的變異
1.發(fā)揮正名思想
2.重新解釋克己復禮
3.變異的禮
三、現(xiàn)代學者對原始儒家禮觀念的理解
1.現(xiàn)狀
2.賀麟的理解禮的觀念
3.李大釗為了政治目的批判儒家學說
第四章 原始儒家德觀念的變異
一、原始儒家德觀念的含義與弱點
1.原始儒家德觀念的含義
2.原始儒家德觀念的弱點
二、原始儒家德觀念的變異
1.圣人崇拜
2.道德利益化
3.實然性善論
4.片面解釋中庸
5.放大自律作用
6.變異的德
三、現(xiàn)代學者對原始儒家德觀念的理解
1.現(xiàn)狀
2.徐復觀從整全的角度理解儒家的德
3.牟宗三與康德哲學結合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論孟子義利觀的內圣走向
論先秦儒家“學而優(yōu)則仕”的二律背反
儒家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基于道德與政治之關系的視角
君權犧牲品:先秦儒家道德的變異
論原始儒家“中庸”理念之變異
Confuciu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nd its contemporary 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