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早書名為《書》,約成書于前五世紀,傳統(tǒng)《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墻壁時,發(fā)現(xiàn)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嘉年間戰(zhàn)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渡袝妨袨橹匾诵娜寮医浀渲?,"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是我國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