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是黃蕓蕓繪畫生涯中呈現(xiàn)出亮色的一部分。她從事版畫完全是一種緣分。四川版畫名家輩出,李少言、牛文、吳凡、吳強年、豐中鐵、李煥民、徐匡、阿鴿、武海成等。在這片沃土中成長,受到大家、名家版畫創(chuàng)作的沖擊與洗禮,特別是黑白木刻對她的影響彌深。多年來她堅持對版畫技法進行精心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作出一批版畫技法含量高的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系列作品,其中《重建》系列、《盛世觀燈》《辛亥革命榮縣首義》《鹽場紀實》《深呼吸》《墻·影》等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并多次獲獎。她的版畫風格上承襲了水彩畫中繁復與單純、多樣與統(tǒng)一的特點,不斷地刷新創(chuàng)作實踐,促進了她的版畫藝術走向成熟。國畫水墨山水的選擇是她多年的夙愿,那種子早就在她青春的藝術田園中萌芽。而今,她把水墨畫創(chuàng)作奉為人生的一種修行,把研習水墨山水畫作為自己情感和生命存在的需要。她說:“我已過不惑之年,水墨山水畫創(chuàng)作是我的藝術歸一。”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分,山水畫和花鳥畫是古代文人怡情悅性的藝術形式。中國畫講究筆墨情趣,情趣由筆墨生發(fā),筆法與墨法需在“寂寞之道”中修行。一個曾經沉迷于現(xiàn)代色彩的客觀世界里,舞動畫筆描繪客體物象的色彩畫家,要向單純的黑白水墨世界轉型,以手中筆墨抒寫主觀審美意趣的精神意象,其中之艱難只有黃蕓蕓自己領悟了。黃蕓蕓的成功轉型不靠什么訣竅,我覺得一是她超出一般人的刻苦;二是她依憑自身強大的內心定力,才度過了畫種轉型迷茫期。她深知在藝術道路上的艱難突破和匍匐前行皆是每一個畫家必備的意志磨煉。水墨山水畫受禪宗及老莊思想深度影響,以筆墨的純度至上,以單純的黑白山水旨趣為追求高度,逐漸由造境走向寫心,計白當黑,妙趣橫生,才能終得水墨山水之精神要領。所以,她常年樂此不疲地在浩瀚的古代經典山水畫作品圖像中游弋,吸收古代經典繪畫之精髓。加之身邊時常有梁時民、張躍進等當代出色的水墨畫家的引導,黃蕓蕓在水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上佳作不斷,先后創(chuàng)作完成了《杜甫詩意》系列、《林嵐煙云》《蜀山清居圖》《悉攬湖山》《靈崖飛閣》等一批質量上乘的水墨山水畫作品,贏得了畫界同行們的贊許與肯定。14世紀文人畫誕生以來,筆墨成為文人畫審美的本體語言。元末明初山水畫大家倪瓚的山水畫作品,含蓄的筆墨,游韌的線條,簡潔的構圖,成為“雅”的好代表?!把拧痹诋敃r頗受重視,是判斷好畫的主要標準。倪瓚繪畫的內在張力,其筆墨的優(yōu)美與精細處,蘊含著一種少有的發(fā)自畫家內心深處的寧靜,直叫人擊節(jié)膜拜。而清代山水畫大家髡殘,其畫作中閃耀著蒼茫郁潤而高古的光芒,躍動筆端那孤高奇異之氣象,感人靈魂。正是這些先賢作品中的精美意蘊深深吸引了黃蕓蕓。于是她堅持遠法先賢經典,循倪云林、髡殘、黃賓虹等大家蹤跡,近取時杰佳構經驗,使其創(chuàng)作饒有傳統(tǒng)底蘊而又不乏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