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在救亡與啟蒙中尋找平衡
世紀初的迷惘與五四的選擇
秩序瓦解
愛國情結的文化透視
學生的責任與使命
啟蒙心態(tài)能否化解
民主是否為中國所最需要
文學改良與文學革命:啟蒙主題與途徑
新文學潛流
一張傳單引發(fā)的故事
白話詩風波
自古成功在嘗試
新文學是這樣“運動”起來的
一個人和一份雜志:陳獨秀與《新青年》
龍種與跳蚤
一群安徽人
從“青年”到“新青年
期待“新”青年
重構文化傳統(tǒng)
一個人和一所大學:蔡元培與北大
維新時代唯一遺存
現(xiàn)代高等教育艱難起步
蔡元培這個人
群賢畢至新舊雜糅
新文化中心
救亡與啟蒙:壓倒、沖擊與轉機
內爭與外爭交織
中國的失望
運動學生
政府反應過度
誰是“道旁兒
一個聰明的替代方案
所謂新舊沖突:重建中國啟蒙史敘事
建設的文學革命
適度的文學保守
傳統(tǒng)主義與反傳統(tǒng)主義
反傳統(tǒng)主義的興起
打孔家店或打倒孔家店
破壞禮法與國粹
破壞貞節(jié)與舊倫理
破壞舊藝術舊文學
破壞舊宗教與舊政治
反傳統(tǒng)主義理論漏洞
新傳統(tǒng)主義崛起
舊傳統(tǒng)新創(chuàng)造
東西文化混戰(zhàn)
新中有舊,舊中有新
安娜琪:一個美麗的傳說
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史定位
無政府主義何以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劉師培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實質
《新世紀》派的精神追求
師復主義宗旨
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沖突
新文化流變
反對派后繼乏人
主義淡出問題凸現(xiàn)
古史辨與新儒家的興起
中國思想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