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偉大號召,到推動民族區(qū)域自治走上法制化軌道;從把民族自身的發(fā)展引入民族問題的內涵,到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促進民族團結、實現(xiàn)共同進步”……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共產黨*次真正高舉起民族團結的大旗,提出了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團結起來反帝反封建、共求解放幸福的革命綱領,并在引導各民族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致力于建設現(xiàn)代化祖國。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缺乏牢固的“身份意識”,沒有強烈的“國家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對于中國各民族來說,如果沒有一個現(xiàn)代的國家體系,將陷入“有一體之名,而無一體之實”的境地;如果沒有一個現(xiàn)代的制度支撐,就無法改變落后挨打、蠶食瓜分的命運;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也就無法形成認同、結成一體,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從隔閡走向團結,從動亂走向安定,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六十多年前,我們確立了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qū)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六十多年后,我們擁有了一個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的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