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一種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一種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一種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定 價:¥88.00

作 者: 楊生照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41943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周易》一書*初只是用于推測吉兇的卜筮之書,然而經(jīng)過后世學者的研究詮釋后,卻一躍而升為“六經(jīng)之原”“群經(jīng)之首”,圍繞《周易》的研究詮釋所形成的“易道形而上學”也構(gòu)成了后來整個中國哲學的內(nèi)核所在。顯然這與《周易》文本本身的獨特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兑椎佬味蠈W何以可能:一種比較哲學視域下的思想研究》在比較哲學的視域下,以“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為基本問題,以康德“科學的形而上學何以可能”之思為參照,通過對《周易》獨特的文獻構(gòu)成、文本性質(zhì),及其所蘊含的獨特思想觀念的考察研究,探討了“易道形而上學”建構(gòu)得以可能的根據(jù),從而既為《周易》從“卜筮之書”到“群經(jīng)之首”的衍化提供了某種有效的解釋,也為當代中國哲學形而上學的重建提供了某種可能的參考。

作者簡介

  楊生照,1983年生,江蘇省建湖縣人,哲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曾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哲學門》《鵝湖》等海內(nèi)外各類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個別論文曾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儒學年鑒》等轉(zhuǎn)載。

圖書目錄

引論
節(jié) “學問家”與“思想家”
——《周易》研究的兩種方式或進路
第二節(jié) 新軸心時代價值規(guī)范體系的重建
——本書的現(xiàn)實指向
一 關于第二次社會與思想文化的大轉(zhuǎn)型
二 關于新軸心時代價值規(guī)范體系的重建
第三節(jié) 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
——本書的理論問題
第四節(jié) 以”象“為中心的《周易》文本及其思想研究
——本書的研究方向、基本思路與思想視域
一 以康德的”形而上學奠基“之思為參照
二 從卜筮之書到易道形而上學
三 以”象“為中心的存在之思
章 從卜筮之書到群經(jīng)之首
——《周易》文本的歷史衍化及其與軸心期大轉(zhuǎn)型的關系
節(jié) 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周易》文獻構(gòu)成的衍化與軸心期大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從卜筮之書到群經(jīng)之首
——《周易》文本性質(zhì)的衍化與軸心期大轉(zhuǎn)型
一 《易》本卜筮之書
二 《易》成群經(jīng)之首
三 從卜筮之書到易道形而上學何以可能
第二章 龜象筮數(shù)——《周易》筮占的理性成分
節(jié) 易筮的解釋學化
第二節(jié) 易筮的現(xiàn)實根源與理論依據(jù)
第三節(jié) 易筮的思想觀念及其本質(zhì)特征
一 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tǒng)一——易筮的思想觀念
二 “人謀”與“鬼謀”的統(tǒng)一——易筮的本質(zhì)特征
第四節(jié) 龜卜與易筮各有起源、互有影響
第五節(jié) 從“觀”到“觀念”——“觀”的哲學意義
第六節(jié) 以天象為對象的普遍之“觀”
第七節(jié) 以數(shù)觀世界及其科學意義
第三章 抽象與具象——《周易》卦爻象的二重性品格
節(jié) 《周易》文本的特殊文獻構(gòu)成及其與《周易》思想觀念和易學表現(xiàn)形式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歷史的與哲學的
——關于《周易》卦爻象的兩種研究進路
第三節(jié) 從“重卦說”到“筮數(shù)說”
——關于《周易》卦爻象之起源的討論
第四節(jié) 抽象與具象
——《易》象的兩重性
第五節(jié) 卦爻象的抽象意義及其形式推演
第六節(jié) 卦象的具象意義及其內(nèi)在關聯(lián)
……
第四章 自天祜之,吉無不利——《周易》卦爻辭的觀念轉(zhuǎn)向
第五章 易與天地準——易道形而上學的基本構(gòu)成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