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包山花鼓戲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叢書》以包山花鼓為對象,取音樂人類學的研究視角,圍繞包山花鼓展開全面、深入田野調查和文獻追蹤,在獲取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依據(jù)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民族音樂學等理論與方法,將其置于歷史、文化的大背景中,綜合考察研究包山花鼓的生成背景、歷史淵源、地域分布、唱腔曲牌、表演特色、樂隊伴奏、器樂曲牌、傳人傳譜、社會功能相互間的聯(lián)系,不是僅僅拘囿于對其形式、內容等審美特征的分析,而是力求從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的高度較系統(tǒng)、宏觀、深入地對包山花鼓的歷史生成、生態(tài)現(xiàn)狀、音樂本體、表演特征、功能作用等問題給予人類學層面的研究、分析與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