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專門史融匯親和的京味文化

融匯親和的京味文化

融匯親和的京味文化

定 價:¥69.00

作 者: 王旭 著,沈湘平,楊志 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首都文化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42292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6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現(xiàn)代化與全球化的“魅影”逐步介入尋常百姓家,正因文化的日趨多元性和復雜性,衍生出諸多根源于文化基準之上的社會問題。在地區(qū)文化認同度與特色性逐步降低的今天,如何書寫每個人曾經(jīng)體認和經(jīng)歷的原鄉(xiāng)故事與生活回憶并科學地提升總結,是當代中國文化參與者、創(chuàng)造者與從業(yè)者需要關切的重要層面。京味作為北京文化中具生命力的特質,對當下北京的發(fā)展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無疑是一個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兼?zhèn)涞臅r代命題。人們對于原鄉(xiāng)與過去的懷舊,是一個可持續(xù)性與富有變化的心理狀態(tài)。而對于北京人來說,京味恰恰彌補了在現(xiàn)代化與全球化交織狀態(tài)下所面臨的一些精神空虛與手足無措。盡管目前一些京味文學對于過去的描寫不見得那么真實與合理,缺乏擇取而全盤肯定,存在著不少問題,或日有一種“鄉(xiāng)愿”氣息,但這其實也深刻反映了社會各界對于京味要素的多重挖掘與文化價值有了重新的評估和多方向的源流尋根。京味的形成既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個文化過程,這就意味著京味不僅與歷史事實不可割離,而且與各色文學創(chuàng)作互為表里,共同構成了京味的“萬花筒與西洋鏡”。歷史是一個京味的顯微鏡,雖然不一定能夠見微知著,但是可以探尋出京味的底色與風韻。京味又是歷史的折射鏡,盡管近代中國歷史所投射的圖譜帶光怪陸離,但是京味仍然突出了歷史的文化主線與演進特征。歷史與文化兩種圖景與旋律不斷疊加,就是現(xiàn)代京味文化一種別樣的沉淀與鏡像。此種“京味”,是一個共享開放的文化體系,可以品嘗,可以感悟,可以觸摸,也可以書寫。作為個體的“我”確實不是一個北京人,也不屬于寬泛意義上的“北漂”與“追夢者”,沒有“土著”的珍貴回憶,也.缺失一種日常觀察的涓滴印象。只是,試圖從“他者的眼光”與“歷史的光影”之中,對于自我理解的北京文化,做一個長時段的勾勒和描述,在創(chuàng)作層面應該是有某種平等性的。這本小書立足于百年來京味文化的全景掃描,是在前人豐厚記錄和研究基礎之上進行的一個關于北京文化的新思考與再整合。不過,當然僅僅是一個初步嘗試。在復雜紛繁的文化脈絡建構與描摹中,雖有多種論著珠玉在前,但依舊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糾正、批評和補充。

作者簡介

  王旭,陜西人,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史與文化史研究,在《史學月刊》《城市史研究》《清史論叢》《北京史學》《京師文化評論》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帝都之影:京味文化的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jié) 京味源起與概念生成
第二節(jié) 京味文化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jié) 京味文化的內在特質
小結
第二章 新舊之間:京昧文化的構成與要素
第一節(jié) 衣食住行與京味土壤
第二節(jié) 民間習俗與京味底色
第三節(jié) 市井日常與京味風韻
第四節(jié) 文藝作品與京味旋律
小結
第三章 誠信重禮:京味文化的傳統(tǒng)延續(xù)
第一節(jié) 制度規(guī)設與禮法傳遞
第二節(jié) 老字號與京味品質
第三節(jié) 京腔京韻自有多情
第四節(jié) 京風學脈與都城氣象
小結
第四章 通達自在:京昧文化的個性表達
第一節(jié) 旗人生計與散逸基調
第二節(jié) 商業(yè)空間與京味發(fā)育
第三節(jié) 休閑文化與京味范圍
第四節(jié) 江湖消退與規(guī)則重構
小結
第五章 雅俗共賞:京味文化的兼容博通
第一節(jié) 皇權投射與社會生活
第二節(jié) 文化轉向與雅俗空間
第三節(jié) 經(jīng)濟運轉與京味流風
第四節(jié) 知識轉型與文人群像
小結
第六章 和樂交融:京昧文化的和諧共生
第一節(jié) 都城形制與市井風華
第二節(jié) 土氣洋氣與京城品位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與京味擴張
第四節(jié) 到京華去與文化符號
小結
……
第七章 傳統(tǒng)之后:京味文化的傳承建構
結語——京味文化之斷想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