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致謝
作者簡介
第1章引言1
11摩爾定律1
12工藝發(fā)展的影響: 05μm~28nm的電源管理芯片1
121MOSFET結構1
122晶體管的尺度效應6
123漏電流功耗8
13先進工藝產品中電源管理集成電路的挑戰(zhàn)12
131多閾值電壓工藝12
132性能優(yōu)化13
133與版圖有關的鄰近效應16
134對電路設計的影響17
14電源管理模塊中的基本定義18
141負載調整率18
142瞬態(tài)電壓變化19
143傳輸損耗和開關損耗20
144功率轉換效率21
參考文獻21
第2章低壓差線性(LDO)穩(wěn)壓器設計23
21LDO穩(wěn)壓器的基本結構24
211傳輸器件的類型26
22補償技術28
221極點分布29
222零點分布和右半平面零點34
23LDO穩(wěn)壓器設計考慮36
231電壓差36
232效率38
233線性/負載調整率39
234負載電流突變引起的瞬態(tài)輸出電壓變化40
24模擬LDO穩(wěn)壓器43
241主極點補償的特性43
242無電容結構特點48
243低電壓無電容LDO穩(wěn)壓器的設計54
244在多級無電容LDO穩(wěn)壓器中通過使用電流反饋補償減少最小負載電流限制57
245具有前饋通路和動態(tài)增益調整的多級LDO穩(wěn)壓器65
25LDO穩(wěn)壓器的設計指導70
251仿真提示和結果分析71
252在交流分析仿真中打破閉環(huán)的方法72
253具有主極點補償的LDO穩(wěn)壓器的仿真實例74
26數字LDO穩(wěn)壓器設計82
261基本數字LDO穩(wěn)壓器83
262具有網格異步自定時控制(LASC)技術的數字LDO穩(wěn)壓器85
263動態(tài)電壓縮減(DVS)88
27具有模擬動態(tài)電壓縮減(ADVS)技術的開關數字/模擬低壓差線性(D/A-LDO)
穩(wěn)壓器98
271ADVS技術98
272可切換的D/A-LDO穩(wěn)壓器101
參考文獻107
第3章開關電源穩(wěn)壓器的設計109
31基本概念109
32控制方法與工作原理概述112
33開關穩(wěn)壓器的小信號模型與補償方法117
331電壓模式開關穩(wěn)壓器的小信號建模117
332閉環(huán)電壓模式中開關穩(wěn)壓器的小信號建模121
333電流模式開關穩(wěn)壓器的小信號建模136
參考文獻153
第4章基于紋波的控制技術(第1部分)154
41基于紋波控制的基本拓撲結構154
411遲滯控制157
412導通時間控制159
413關斷時間控制163
414具有峰值電壓控制和波谷電壓控制的恒定頻率技術165
415基于紋波控制拓撲結構總結166
42導通時間控制型降壓轉換器的穩(wěn)定標準168
421穩(wěn)定性判據的推導168
422輸出電容的選擇179
43采用小阻值RESR的多層陶瓷電容設計技術182
431采用附加斜坡信號183
432采用額外的電流反饋通路184
433具有附加電流反饋通路的導通時間控制模式的比較232
434采用紋波整形技術補償小阻值RESR234
435紋波整形功能的實驗結果239
參考文獻246
第5章基于紋波的控制技術(第2部分)247
51增強電壓調整性能的設計技術247
511直流電壓調整精度247
512用于紋波控制的電壓二次方結構247
513采用附加斜坡或者電流反饋通路的電壓二次方實時控制技術251
514采用小阻值RESR的電壓二次方結構中的比較器253
515采用小阻值RESR的具有二次微分和積分技術的基于紋波控制技術261
516魯棒性強的紋波調整器269
52對于開關頻率變化降低電磁干擾的分析271
521反饋信號抗干擾能力的提高273
522旁路通路對反饋信號高頻噪聲的濾波273
523鎖相環(huán)調制器技術275
524不同vIN、vOUT、iLOAD情況下頻率變化的分析276
525用于偽恒定fSW的自適應導通時間控制器286
53用于偽恒定fSW的最優(yōu)化導通時間控制器293
531導通時間控制的優(yōu)化算法294
532具有等效vIN和vOUT,eq的Ⅰ型最優(yōu)化導通時間控制器294
533具有等效vDUTY的Ⅱ型最優(yōu)化導通時間控制器302
534頻率鉗位器304
535不同導通時間控制器的比較304
536最優(yōu)化導通時間控制器的仿真結果305
537最優(yōu)化導通時間控制器的實驗結果309
參考文獻313
第6章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315
61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的基本拓撲結構315
611結構316
612交叉調整316
62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的應用317
621片上系統(tǒng)317
622便攜式電子系統(tǒng)318
63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的設計指導319
631能量傳輸通路319
632控制方法分類327
633設計目標329
64用于片上系統(tǒng)的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331
641電感電流控制中的疊加定理331
642雙模能量傳輸方法333
643能量模式轉換334
644自動能量旁路337
645瞬態(tài)交叉調整的消除338
646電路實現342
647實驗結果351
65平板電腦應用中的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技術361
651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中的輸出獨立柵極驅動控制361
652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中的連續(xù)導通模式/綠色模式相對忽略能量控制369
653單電感多輸出轉換器中的雙向動態(tài)斜率補償378
654電路實現383
655實驗結果390
參考文獻404
第7章基于開關的電池充電器406
71引言406
711純充電狀態(tài)409
712直接供電狀態(tài)409
713斷開狀態(tài)410
714充電和供電狀態(tài)410
72基于開關的電池充電器的小信號分析411
73閉環(huán)等效模型416
74采用PSIM進行仿真423
75渦輪加速升壓充電器428
76內置電阻對充電器系統(tǒng)的影響432
77設計實例:連續(xù)內建電阻監(jiān)測436
771連續(xù)內建電阻監(jiān)測的操作436
772連續(xù)內建電阻監(jiān)測的電路實現438
773實驗結果442
參考文獻444
第8章能量收集系統(tǒng)445
81能量收集系統(tǒng)概述445
82能量收集源447
821振動電磁換能器449
822壓電發(fā)電機451
823靜電能量發(fā)生器451
824風力發(fā)電裝置453
825熱電式發(fā)電機454
826太陽電池456
827磁線圈457
828射頻/無線460
83能量收集電路461
831能量收集電路的基本概念461
832交流電源能量收集電路464
833直流電源能量收集電路469
84最大功率點跟蹤471
841最大功率點跟蹤的基本概念471
842阻抗匹配471
843電阻模擬473
844最大功率點跟蹤方法474
參考文獻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