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然,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上海市地理學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長江大學楚天學者特聘教授。 張學鋒,日本京都大學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考古與歷史研究、東亞古代文化交流史研究。主要成果有《東晉文化》《中國墓葬史》《漢唐考古與歷史研究》等。 胡鐵球,長期從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論文40余篇,近100萬字。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及一般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5項。 胡阿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榮譽副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會長,“百家講壇”主講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 鄭嘉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宋元考古、瓷窯址考古的調查、發(fā)掘與研究;2017年聘為廈門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兼職教授。主要著作有《浙江宋墓》《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等。 瞿駿,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歷史學會副秘書長。曾入選上海市曙光計劃(2018)、浦江人才計劃(2011)、社科新人(2009)、晨光計劃(2008),研究方向為清末民初的中國思想文化史、城市史。 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1998年起任該校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F(xiàn)兼任安徽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出訪美國哈佛燕京學社、法國遠東學院等海外漢學機構。 周武,歷史學博士,1989年畢業(yè)于華東師大,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海城市史和中國學研究。曾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哈佛燕京學社等機構訪問學者?,F(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周健,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清史的研究。在專業(yè)期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劉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經濟社會史研究。著有《人心中的歷史,當代西方史學理論述評》。 吳景平,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中心主任,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上海文史館館員。 朱蔭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與日本東京大學合作培養(yǎng)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經濟史教學與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國家干預經濟與中日近代化》《中國近代輪船航運業(yè)研究》等。 虞云國,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撰有《宋代臺諫制度研究》《細說宋朝》《從陳橋到厓山》《南宋行暮》與《南渡君臣》等專著。 張長虹,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F(xiàn)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尤長明清美術。主要著述有《我用我法:石濤藝術與社會接受研究》《品鑒與經營——明末清初徽商藝術贊助研究》《中國古代書法理論評注·清代卷》。 方笑一,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 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兼任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青年學者,中國俗文學學會秘書長。博士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曾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庫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道教文學、中日文化交流。 楊焄,文學博士,現(xiàn)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學術秘書。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清代文學、域外漢文學及近現(xiàn)代學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