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我國南方的珍貴水果,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全書簡稱廣西)重要的果樹種類之一,廣西荔枝栽培面積和產量僅次于廣東省居全國第二位,在我國荔枝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廣西有野生荔枝分布,種質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選育出了不少優(yōu)良的栽培品種,并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廣西荔枝生產得到了迅猛發(fā)展,但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生產的進一步發(fā)展,荔枝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xiàn)為:禾荔、黑葉這兩個品種種植比例過大,造成產期集中,市場壓力大;荔枝成花坐果受氣候影響較大,暖冬濕冬影響花芽分化、低溫陰雨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幼果期高溫造成大量落果,是造成荔枝低產的重要因素;頻繁使用農藥防治霜疫霉病、蒂蛀蟲等病蟲害,果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部分果園技術措施貫徹不到位,粗種粗管現(xiàn)象嚴重,造成產量低,品質差;此外,荔枝高接換種時,砧穗組合不親和的問題對品種結構調整有較大影響。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廣西荔枝產區(qū)的廣大科技人員和果農積極開展研究和探索,在荔枝控梢促花、花穗調控、保果、提高果實品質以及防治病蟲害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為此,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廣西荔枝龍眼創(chuàng)新團隊組織廣西荔枝產區(qū)的技術體系專家,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和生產技術經驗寫成此書。《廣西荔枝栽培新技術》針對果農的技術需求,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圖文并茂,文字簡潔,適合廣大果農和農技人員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