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新聞與傳播
邁克爾·舒德森
新聞學不是一個學科
——歷史、常識祛魅與非中心化 / 003
約翰·杜倫·彼得斯
傳播研究應當超越經驗
——傳播學的技術史視角與人文思想傳統(tǒng) / 015
伊萊休·卡茨
新媒體加速了政治的日常化
——媒介使用、政治參與和傳播研究的進路 / 029
托伊恩·范戴克
批判話語研究是一種政治立場
——新聞、精英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 / 041
芭比·澤利澤
新聞學應當是一個解釋性的學科
——新聞研究的文化路徑 / 055
丹尼爾·哈林
傳播研究應當追求語境化的思維方式
——比較媒介制度研究及拓展 / 067
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
用存在倫理學替代理性倫理學
——媒介倫理研究對個體理性的 “抵制” / 081
理查德·約翰
技術從未置身于歷史與政治之外
——傳播史研究的當代價值 / 095
弗雷德·特納
技術烏托邦主義是一種失敗的社會變革方案
——民主訴求下的傳播技術批判 / 107
特里·弗盧
國家仍是媒介研究的核心維度
——制度比較分析中的新自由主義迷思 / 121
第二編
媒介文化
約翰·哈特利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科學
——文化理論對當代知識的破壞性建構 / 137
洪美恩
文化研究是超越國族的世界主義
——不確定時代的身份迷思 / 155
勞拉·穆爾維
流媒體技術使文化民主成為可能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當代面向 / 167
安吉拉·麥克羅比
流行文化導致性別平等的幻象
——重返伯明翰的女性主義政治 / 179
大衛(wèi)·莫利
新媒體帶來了新的排斥形式
——社交媒體時代的霸權分析 / 191
亨利·詹金斯
社會的發(fā)展最終落腳于人民的選擇
——數字時代的敘事、文化與社會變革 / 209
勞倫斯·格羅斯伯格
美國的大學建制導致文化民粹主義
——文化研究的美國化及相關啟示 / 225
阿曼達·洛茨
未來的電視是一種非線性文化
——數字時代的電視與電視研究 / 239
第三編
批判傳播學
格雷厄姆·默多克
馬克思是一切社會分析的起點
——技術迷思、媒介化與道德詰問 / 253
托德·吉特林
學術與政治從來不是割裂的
——新左派運動的學術鏡像 / 267
羅伯特·麥克切斯尼
“富媒體,窮民主”法則依然有效
——民主化媒介的理念與實踐 / 279
文森特·莫斯可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將導致其自身的衰敗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技術批判 / 293
克里斯蒂安·??怂?
互聯(lián)網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數字勞動 / 307
尼克·庫爾德利
數據殖民主義是殖民主義的最新階段
——馬克思主義與數字文化批判 / 321
珍妮特·瓦斯科
新聞不是言之無物的信息碎片
——數字信息霸權批判 / 337
后記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