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注》,又名《易經集注》《易經來注》《周易來注》《周易來注圖解》《易經來注圖解》,是明代學者來知德撰寫的一部易學著作。該書共16卷。在研經思路上,以象數(shù)為方法,以義理為旨歸,以《系辭傳》“錯綜其數(shù)”、“非其中爻不備”二語貫串上下經六十四卦,縱橫推闡,多有創(chuàng)獲。具體來說,其注皆先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然后訓本卦本爻正意,參互旁通,自成一說。通過該書,讀者將對《周易》所用的“錯”“綜”等闡釋方法有更深入理解。該書問世后,在明清兩代流傳甚廣,僅明末就有五次刊刻,而清代更迭經刊布,見于載記者不絕如縷。此次整理,以張惟任虎林本為底本,以崇禎五年史應選本、康熙十六年高奣映朝爽堂本、康熙二十七年崔華寶廉堂本為校本,并參校重修虎林本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