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記錄語言的工具之一,文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能使文字這一工具上升到藝術的境界,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恐怕也只有中國的漢字了。中國書法便是以漢字為載體,以抒情性為目的的具中國特色的古老藝術。這一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奇葩,作為以毛筆書寫漢字的一種意象藝術,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加以觀照審視。從時間上看,中國書法的產生、發(fā)展、成熟,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它與中國文字同步起源,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漢字形成初期,而后書法藝術的發(fā)展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而且在每一個時期都各具特色2秦漢的古拙、魏晉的風韻、隋唐的法度、宋元的意態(tài)、明清的樸趣,都體現(xiàn)出中國書法無窮無盡的美。從空間上看,書法藝術并不是一門孤立的藝術,它與文學、繪畫、雕塑、建筑等藝術形式緊密結合,與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互相滲透。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書法藝術延伸于時間,展開于空間,表現(xiàn)為靜態(tài),訴之于視覺。形成了時間性、空間性、靜止性、可視性和單一性等美學特征。此外,中國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其深厚的沃壤,歷代書法家的文化自覺和對藝術創(chuàng)新的不懈追求也促使其枝繁葉茂。歷代的書家們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書寫技巧并加以改進、充實、提高,注入個人的思想情感,審美意趣,使書法藝術氣象萬千、絢麗多姿。那具有力度感的豎畫、具有勁健感的橫畫、具有流動感的撇畫,具有穩(wěn)重感的捺畫、具有節(jié)奏感的波畫、具有堅毅感的方畫,無一不透露出中國書法迷人的魅力。這種魅力,或可理解為“韻”、或可解釋為“意”、或可認為是“法”、或可接受成“姿”。不管怎樣,通過書法的充滿美麗的點線,書家情感的波動旋律,個性的陰柔陽剛,人格的剛正佞邪,理想的追求寄托,人生的浮沉進退統(tǒng)統(tǒng)表現(xiàn)了出來。所以,書法藝術這種表現(xiàn)形式,其實是“人”化的外現(xiàn)。正如西漢思想家揚雄在《法言·問神》中所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边@一論斷說明了中國書法是以表現(xiàn)書家精神世界尤其是形式美意識為主的創(chuàng)造活動,因而它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本質,成為其思維、氣質、性格、意志、品德、理想、情感等精神因素的物化形態(tài)。所以便有了“字如其人”這樣的說法。此外,由于個人的遭際與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書法藝術便又與歷史聯(lián)系的傳承性、時代發(fā)展的綿延性、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性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