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脊髓感覺機制(第2版)

脊髓感覺機制(第2版)

脊髓感覺機制(第2版)

定 價:¥198.00

作 者: 呂國蔚,吉訓明,李思頡,邵國,張顏波 編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7295291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66 字數:  

內容簡介

  人和脊椎動物的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感覺和運動神經沖動傳導的重要通路。除頭、面部外,全身的深、淺感覺和大部分內臟感覺沖動,都經脊髓白質的上行纖維束上傳到腦,在脊髓和腦中經歷感受、傳遞、整合和調控,使當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得到直接反映,物理世界與內心感受之間的變換得以實現。脊髓在感覺神經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備受關注,研究甚豐。Willis和Coggeshall合著的專著Sensory Mechanisms of the Spinal Cord第4版于2004年面世,呂國蔚教授基于自己實驗室的工作積累,于1998年撰寫并出版了本書第1版,在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此次又應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邀請,將第1版出版后陸續(xù)積累的新工作,特別是一些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的工作充實進來,既使本專著第2版增色,也為發(fā)展轉化醫(yī)學添彩。穴位與經穴臟腑相關是中醫(yī)經絡經典理論的基礎與核心,也是現代感覺神經科學最為關注的基本課題。呂國蔚教授及其團隊將經穴臟腑相關研究作為研究中西醫(yī)結合的切入點,用現代科學技術揭示經穴臟腑相關經典理論的機制,豐富和發(fā)展了現代感覺神經科學。讀者從本專著中可以讀到他們的諸多創(chuàng)新科研成果,領略到這些發(fā)現對揭示中醫(yī)經穴臟腑相關學說所具有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脊髓感覺機制(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章 研究背景
節(jié) 感覺
第二節(jié) 感受器
第三節(jié) 神經纖維
第四節(jié) 神經元細胞膜的分子構造
第五節(jié) 神經元細胞膜轉運與軸突轉運
第六節(jié) 神經元細胞膜的被動特性
第七節(jié) 非門控性離子通道與靜息膜電位
第八節(jié) 神經沖動的發(fā)生機制
第九節(jié) 電壓門控性離子通道與動作電位
第十節(jié) 脊神經節(jié)
第十一節(jié) 脊髓背角
第十二節(jié) 脊髓背角中間神經元
第十三節(jié) 脊髓上行投射系統(tǒng)
第十四節(jié) 脊髓下行投射系統(tǒng)
第二章 研究成果
節(jié) 穴位針刺研究
第二節(jié) 疼痛研究的基礎與臨床
第三節(jié) 脊髓場電位的起源與變化
第四節(jié) 脊神經節(jié)神經元
第五節(jié) 脊髓單投射神經元通路
第六節(jié) 脊髓雙投射神經元通路
第七節(jié) 脊髓神經元興奮性的調控
第三章 研究方法學
節(jié) 科學思維方法學
第二節(jié) 電刺激方法學
第三節(jié) 電記錄方法學
第四節(jié) 細胞內記錄
第五節(jié) 膜片鉗記錄
第六節(jié) 技術方法革新
第七節(jié) 數字式儀器的研制
第八節(jié) 光遺傳學研究進展及在脊髓研究中的應用
第九節(jié) 大鼠急性內臟炎癥痛模型的復制
第十節(jié) 大鼠脊髓蛛網膜下腔PE-50埋管方法的建立與評價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