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研究的緣由
1.1.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的成就影響深遠
1.1.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一些辦學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1.1.3 關于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的研究還比較薄弱
1.1.4 研究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現象的興趣
1.2 研究的意義
1.2.1 豐富民國中學教育研究和中國教育管理史的內容體系
1.2.2 引導人們客觀全面地認識民國著名中學校長
1.2.3 為我國當下中學的辦學實踐提供借鑒
1.2.4 從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辦學史跡中汲取智慧
1.3 文獻綜述
1.3.1 文獻研究現狀
1.3.2 文獻研究述評
1.4 概念界定與相關概念辨析
1.4.1 概念界定
1.4.2 相關概念辨析
1.5 研究思路與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1.6.1 研究的重點
1.6.2 研究的難點
1.6.3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理念與實踐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唯物史觀的“人的社會作用”理論
2.1.1 唯物史觀的“人的社會作用”理論的內涵與主要觀點
2.1.2 “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觀有助于分析校長的管理理念與行為
2.1.3 “杰出人物”的歷史作用觀有助于理解校長的辦學作用
2.2 校長結構理論
2.2.1 “校長結構理論”的內涵與主要觀點
2.2.2 “校長結構理論”拓展了分析校長辦學理念與實踐的視角
2.3 魅力型領導理論
2.3.1 “魅力型領導理論”的內涵與主要觀點
2.3.2 “魅力型領導理論”對分析著名中學校長辦學行為的適切性
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基本信息統(tǒng)計分析
3.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任職信息統(tǒng)計
3.1.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所在中學的基本情況
3.1.2 民國著名中學歷任校長的任期與任職年齡
3.1.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任期與任職年齡
3.1.4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任職前所受高等教育情況
3.1.5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任職前的工作履歷
3.1.6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社會聲譽
3.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地位考察
3.2.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法律地位
3.2.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學校地位
3.2.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社會地位
3.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待遇探析
3.3.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薪俸
3.3.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養(yǎng)老金
3.3.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撫恤金
3.3.4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獎勵
3.3.5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的職業(yè)發(fā)展
4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理念審視
4.1 關于中學教育的根本看法
4.1.1 認為中學是“改造中國的辦法”和“教育之堅”
4.1.2 強調中學是培養(yǎng)有用人才的重要教育階段
4.1.3 主張中西兼容和獨立辦學
4.2 對學校組織結構的根本看法
4.2.1 主張學校管理組織建構及人員配備以精簡為要
4.2.2 倡導民主管理理念
4.3 關于校長素質的看法
4.3.1 認為中學校長應具有奉獻和屈就精神
4.3.2 提倡中學校長以身示范、嚴于律己
4.3.3 主張中學校長應具有改革意識和及時應變能力
4.3.4 主張校長要會識人用人和引導教職工進步
4.4 對教師的根本看法
4.4.1 認為“教師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
4.4.2 主張嚴格管理教師
4.4.3 提倡善待教師
4.5 對學生的根本看法
4.5.1 倡導嚴格管理學生
4.5.2 主張“寬”待學生
4.6 對教育教學的根本看法
4.6.1 倡導根據需要設置課程
4.6.2 主張改革課程教學
4.6.3 認為“書本子的教育是死教育”
4.6.4 強調“培養(yǎng)進步的人格,以適應進步的社會”
4.6.5 認為“學行并重,才可免畸形發(fā)展的弊端”
4.7 關于辦學資源與條件的根本看法
4.7.1 主張完善完備各種設施設備
4.7.2 倡導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4.7.3 主張學校構建良好的社會關系
4.8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理念的基本特征
5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實踐探索
5.1 身體力行、躬身實踐
5.1.1 無私奉獻中學教育
5.1.2 嚴格規(guī)約自己,以德“行天下”
5.1.3 艱難中維系學校發(fā)展
5.2 組織建構追求精簡、注重民主管理
5.2.1 組織建設求簡求精
5.2.2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組織
5.3 注重師資建設,管師嚴愛相兼
5.3.1 誠聘良師
5.3.2 嚴格管理教師
5.3.3 尊師愛師
5.4 管理學生寬嚴相濟
5.4.1 嚴格管理學生
5.4.2 關愛學生
5.5 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助推多育并進
5.5.1 改革課程體系
5.5.2 大力推進體育運動
5.5.3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5.5.4 推動課外活動的開展
5.5.5 加強實踐鍛煉
5.6 積極籌措經費,科學管理,節(jié)約使用
5.6.1 多渠道籌措經費
5.6.2 科學管理、節(jié)約使用經費
5.7 完善設施設備,保障辦學條件
5.7.1 完善完備教學設施設備
5.7.2 改善其他各項基礎設施設備
5.8 積極增進社會聯絡,助推學校發(fā)展
5.8.1 積極拓展社會關系
5.8.2 充分利用社會關系為學校謀取利益
5.8.3 努力維系社會關系
5.9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實踐的基本特征
6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總體印象觀照
6.1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類型歸納
6.2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的成功經驗
6.2.1 校長具有良好的辦學素養(yǎng)
6.2.2 堅持先進辦學理念與得力辦學舉措相結合
6.3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的局限性
6.4 民國著名中學校長辦學的啟示
6.4.1 加強對校長選聘、任用的管理
6.4.2 堅持用先進理念指導學校發(fā)展
6.4.3 教師管理要做好擇師、用師工作
6.4.4 學生管理要有“理”有“度”
6.4.5 科學規(guī)制校內管理組織
6.4.6 推進中學辦學多樣化
6.5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