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技術教程:自頂向下分析與設計方法(第2版)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程:自頂向下分析與設計方法(第2版)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程:自頂向下分析與設計方法(第2版)

定 價:¥79.00

作 者: 吳功宜,吳英 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院校精品課程系列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664444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2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自頂向下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在系統(tǒng)地討論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技術發(fā)展的三條主線(互聯(lián)網應用、無線網絡與網絡安全),以及廣域網、局域網與城域網技術發(fā)展、演變的基礎上,重點討論網絡應用與應用層協(xié)議、網絡應用體系結構與應用軟件設計方法;從網絡應用系統(tǒng)對傳輸層及低層提供的服務功能與協(xié)議要求的基礎上,介紹了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及物理層的概念與技術,并對當前研究與應用的熱點—無線網絡、網絡安全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討論。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網絡技術教程:自頂向下分析與設計方法(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論1
1.1 計算機網絡發(fā)展階段與特點1
1.1.1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階段1
1.1.2 ARPANET的研究與發(fā)展2
1.1.3 互聯(lián)網的形成與發(fā)展8
1.2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的三條主線10
1.2.1 第一條主線:ARPANET到互聯(lián)網11
1.2.2 第二條主線:無線網絡技術發(fā)展11
1.2.3 第三條主線:網絡安全技術發(fā)展12
1.3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分類13
1.3.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13
1.3.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13
1.4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15
1.4.1 計算機網絡拓撲的定義15
1.4.2 計算機網絡拓撲的分類15
1.5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結構16
1.5.1 早期廣域網的結構16
1.5.2 互聯(lián)網的基本結構16
1.6 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xié)議17
1.6.1 網絡體系結構的概念17
1.6.2 OSI參考模型的發(fā)展19
1.6.3 TCP/IP與參考模型22
1.6.4 一種建議的參考模型23
1.6.5 互聯(lián)網標準、RFC文檔與管理機構24
1.7 中國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狀況26
1.7.1 CNNIC與互聯(lián)網統(tǒng)計報告26
1.7.2 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數的增長27
1.7.3 中國互聯(lián)網主干網的發(fā)展28
1.8 本章總結29
第2章 廣域網、局域網與城域網30
2.1 廣域網30
2.1.1 廣域網的主要特征30
2.1.2 廣域網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1
2.1.3 廣域網與TCP/IP39
2.2 局域網40
2.2.1 局域網技術的發(fā)展過程40
2.2.2 高速以太網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41
2.3 城域網43
2.3.1 城域網概念的演變43
2.3.2 寬帶城域網的結構與層次劃分44
2.3.3 接入網技術47
2.4 計算機網絡的兩種融合發(fā)展趨勢49
2.4.1 計算機網絡、廣播電視網與電信網的融合49
2.4.2 局域網、城域網與廣域網的融合50
2.5 本章總結51
第3章 互聯(lián)網應用技術52
3.1 互聯(lián)網應用技術概述52
3.1.1 互聯(lián)網應用技術的發(fā)展階段52
3.1.2 C/S模式與P2P模式53
3.2 互聯(lián)網基本應用56
3.2.1 遠程登錄應用56
3.2.2 電子郵件應用57
3.2.3 文件傳輸應用59
3.2.4 網絡新聞應用61
3.3 基于Web技術的應用64
3.3.1 Web的基本概念64
3.3.2 電子商務應用67
3.3.3 電子政務應用68
3.3.4 搜索引擎應用69
3.4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72
3.4.1 博客應用72
3.4.2 播客應用73
3.4.3 網絡電視應用74
3.4.4 IP電話應用75
3.5 基于P2P技術的應用77
3.5.1 文件共享應用77
3.5.2 即時通信應用80
3.5.3 流媒體應用82
3.5.4 共享存儲應用83
3.5.5 分布式計算應用84
3.5.6 協(xié)同工作應用85
3.6 本章總結85
第4章 應用層與應用系統(tǒng)設計方法86
4.1 網絡應用與應用系統(tǒng)86
4.1.1 端系統(tǒng)與核心交換的概念86
4.1.2 應用進程之間的相互作用87
4.1.3 C/S與P2P工作模式88
4.1.4 網絡應用與應用層協(xié)議89
4.1.5 網絡應用對低層服務的要求90
4.1.6 網絡應用對傳輸層協(xié)議的選擇91
4.2 域名服務與DNS93
4.2.1 域名服務的設計思路93
4.2.2 域名系統(tǒng)的實現方案96
4.2.3 域名數據庫的基本結構97
4.2.4 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99
4.2.5 域名系統(tǒng)的性能優(yōu)化100
4.3 主機配置與DHCP102
4.3.1 主機配置的基本概念102
4.3.2 主機配置協(xié)議的發(fā)展102
4.3.3 DHCP的基本內容103
4.4 電子郵件與相關協(xié)議106
4.4.1 郵件服務的設計思路106
4.4.2 電子郵件系統(tǒng)結構107
4.4.3 SMTP的基本內容108
4.4.4 MIME的基本內容112
4.4.5 POP3、IMAP4與基于Web的電子郵件113
4.5 文件傳輸與FTP115
4.5.1 FTP服務的工作模型115
4.5.2 FTP的基本內容116
4.6 Web服務與HTTP118
4.6.1 HTTP的發(fā)展118
4.6.2 非持續(xù)連接與持續(xù)連接119
4.6.3 HTTP的基本內容121
4.6.4 HTML的基本內容126
4.6.5 Web瀏覽器的結構129
4.7 即時通信與SIP131
4.7.1 即時通信的工作模型131
4.7.2 SIP的基本內容133
4.8 網絡管理與SNMP137
4.8.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137
4.8.2 網管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139
4.8.3 SNMP的基本內容140
4.9 本章總結143
第5章 傳輸層與傳輸層協(xié)議分析144
5.1 傳輸層的基本概念144
5.1.1 傳輸層的基本功能144
5.1.2 應用層、傳輸層與網絡層的關系145
5.1.3 應用進程、套接字與傳輸層協(xié)議146
5.1.4 網絡環(huán)境中的應用進程標識146
5.1.5 多種傳輸層協(xié)議的識別148
5.2 傳輸層協(xié)議特點分析149
5.2.1 兩種傳輸層協(xié)議比較149
5.2.2 傳輸層協(xié)議與應用層協(xié)議的關系150
5.3 UDP150
5.3.1 UDP的特點150
5.3.2 UDP報文格式151
5.3.3 UDP校驗和的基本概念與計算示例152
5.3.4 UDP適用的范圍153
5.4 TCP154
5.4.1 TCP的特點154
5.4.2 TCP報文格式156
5.4.3 TCP連接建立與釋放158
5.4.4 TCP窗口與確認、重傳機制160
5.4.5 TCP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165
5.4.6 UNIX進程通信實現方法171
5.5 本章總結175
第6章 網絡層與網絡層協(xié)議分析176
6.1 網絡層與IP的發(fā)展176
6.1.1 網絡層的基本概念176
6.1.2 IP的演變與發(fā)展177
6.2 IPv4的基本內容178
6.2.1 IP的特點178
6.2.2 IPv4分組格式179
6.3 IPv4地址184
6.3.1 IP地址的概念與劃分技術184
6.3.2 標準分類的IP地址187
6.3.3 劃分子網的三級地址結構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