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戲曲教育感悟與表演人物塑造分析
高等學校普及戲曲藝術教育的意義和方式
一、在高等學校中普及戲曲教育的意義
二、高校普及戲曲藝術教育的方式
談戲曲的表演程式與生活
戲曲表演的口傳心授
一、戲曲的傳承方式
二、戲曲演員的訓練
三、傳承與感知
京劇行當中男旦藝術的特殊性
一、傳統京劇科班制與男旦的童年經驗
二、京劇男旦的自我性別認同
三、男旦性別錯位的外部因素
戲曲藝術中的沖突形態(tài)
一、性格沖突與意志沖突
二、外顯型沖突形態(tài)和內在型沖突形態(tài)
三、隱藏型沖突形態(tài)
戲曲語言的動作性特征
從人物心理角度談傳統戲曲中人物塑造的特點
一、深入內心世界塑造人物性格
二、借景與物刻畫人物
三、戲曲塑造人物中的行當化與臉譜化
戲曲表演在時間與空間中的虛擬性
各行當人物舞臺表演分析
一、《鳳還巢》中程雪娥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小宴》中呂布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霸王別姬》中虞姬的人物形象塑造
四、京劇梅派《貴妃醉酒》如何塑造楊貴妃的美
五、淺析昆曲《思凡》一劇中“色空”人物形象塑造
六、《蔡文姬》中蔡文姬的人物形象塑造
七、《李二嫂改嫁》中李二嫂的人物形象塑造
裘盛戎先生的演唱藝術
戲曲形體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
一、戲曲形體的簡介
二、制定科學的戲曲形體教學方案
三、戲曲形體教學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
京劇老旦行當表演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京劇老旦表演藝術概述
二、京劇老旦唱腔、念白技巧運用的審美特征
三、京劇老旦“做”與“打”的審美特征
四、京劇老旦行當的傳承與發(fā)展
五、與時代同步,“中和之美”創(chuàng)發(fā)展
1917年前京劇觀演關系之纏變研究
一、京劇觀演關系探析
二、1917年前京劇觀演關系之嬉變
三、1917年前不同京劇演出場所之觀演關系對比
四、從1917年前的京劇觀演關系演變看當今京劇發(fā)展
第二部分 戲曲表演與藝術概論
第一章 藝術概論
第一節(jié)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第二節(jié) 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性
第三節(jié) 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節(jié) 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
第五節(jié) 藝術的種類
第六節(jié) 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
第七節(jié) 藝術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八節(jié) 藝術風格與藝術流派
第九節(jié) 藝術的繼承、借鑒和革新創(chuàng)造
第十節(jié) 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
第十一節(jié) 藝術家的職責和修養(yǎng)
第二章 戲曲表演藝術
第一節(jié) 戲曲表演藝術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程式與生活
第三節(jié) 演員的創(chuàng)作材料
第四節(jié) 舞臺行動
第五節(jié) 舞臺判斷
第六節(jié) 舞臺交流
第七節(jié) 劇本分析
第三章 京劇的板腔
一、二黃板腔
二、西皮板腔
三、南梆子
四、高撥子
第三部分 戲曲經典曲目簡介
盜御馬
鎖五龍
姚期
鋼美案
遇皇后
鋼包勉
赤桑鎮(zhèn)
白良關
御果園
斷密潤
刺王僚
牧虎關
探皇陵
將相和
二進官
空城計
審潘洪
探陰山
趙氏孤兒
除三害
捉放曹
甘露寺
赤壁之戰(zhàn)
海瑞罷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