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一 蟬
二 詠螢
三 春夜
四 相和歌辭·門有車馬客
五 凌晨早朝
六 賦得吳都
七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
八 侍宴歸雁堂
九 相和歌辭·飛來雙白鶴
十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十一 奉和獻歲宴宮臣
十二 出塞
十三 賦得臨池竹應制
十四 詠舞
十五 奉和月夜觀星應令
十六 奉和幸江都應詔
十七 從軍行二首(一作擬古)
十八 結客少年場行
十九 相和歌辭·怨歌行
二十 相和歌辭·中婦織流黃
二十一 奉和至壽春應令
二十二 奉和詠目午
二十三 侍宴應詔賦韻得前字
二十四 奉和出潁至淮應令
二十五 發(fā)營逢雨應詔
二十六 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二十七 追從鑾輿夕頓戲下應令
二十八 賦得慎罰
二十九 初晴應教
三十 秋雁
三十一 應詔嘲司花女
后記:虞世南的書法理論著作
附一:歷史評價
附二:虞世南生平史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