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各行業(yè)經濟邁向金融強省:廣東農合機構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邁向金融強?。簭V東農合機構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邁向金融強省:廣東農合機構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裴光 著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8148298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340 字數:  

內容簡介

  黨的十九大指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zhàn)。廣東是金融大省,也是農合機構大省,農合機構總資產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受歷史因素和體制的影響,廣東農合機構雖歷經多次改革,但截至2017年9月,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歷史包袱、體制機制和內部管理等問題。部分機構風險一觸即發(fā),個別區(qū)域風險積聚態(tài)勢凸顯。 廣東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銀保監(jiān)會支持指導下,于2017年9月全面啟動新一輪農合機構改革。三年來,廣東發(fā)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堅定不移通過深化改革徹底化解農合機構風險、破除農合機構風險“周期律”,全面革新農合機構體制機制、提升農合機構服務“三農”發(fā)展和鄉(xiāng)村振興能力,在堅守定位、保持縣域法人總體穩(wěn)定又適度多元的實踐中,探索形成農合機構改革的“廣東模式”,推動廣東農合機構在新時代長征路上從“追趕者”轉變?yōu)椤邦IP者”。 農合機構改革波瀾壯闊,嶄新征程催人奮進。為全面系統(tǒng)總結廣東農合機構發(fā)展歷程、改革成效,探索下一步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和市場體系構建的有效路徑,廣東銀保監(jiān)局組織開展了“廣東農合機構改革實踐與探索”的課題研究,并將主要研究成果載于本書。本書既是我們對近年農合機構改革經驗的系統(tǒng)總結,又是在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礎上對農合機構改革為什么改、怎么改、改得如何、未來怎么辦這四個關鍵問題的初步回答。同時,本書的出版也有助于大家全面深入了解廣東農合機構改革思路和具體做法,以便加強信息交流,共同廓清思路,進一步開拓創(chuàng)新,更好地推進全國農合機構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農村合作金融早期探索與困境;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的經驗借鑒;廣東農合機構發(fā)展歷程及商業(yè)化改革探索(1951—2017年);廣東農合機構改制化險(2017年至今);推動廣東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廣東農合機構市場體系研究;監(jiān)管重點問題研究等。同時,本書還總結了每一輪改革過程中代表性機構的改革案例,以專欄形式展出。

作者簡介

  裴光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研究員。曾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1998年11月進入中國保監(jiān)會,歷任中國保監(jiān)會杭州特派員辦事處副主任,統(tǒng)計信息部副主任、稽查局局長,黑龍江監(jiān)管局黨委書記、局長,上海監(jiān)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F任中國銀保監(jiān)會廣東監(jiān)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著有《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研究》等多本學術著作;發(fā)表《破解農合機構風險“周期律”——關于廣東農合機構改革的思考》等多篇論文。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2019年當選廣東省人大代表。

圖書目錄

序言 …………………………………………………………………………… I
緒論 …………………………………………………………………………… 1
章 中國農村合作金融早期探索與困境
節(jié) 民國時期農村合作金融的發(fā)展(1923—1949年)………… 7
一、民國時期合作金融的緣起 ……………………………………… 7
二、國民政府對合作金融的建設 ………………………………… 10
三、共產黨人對合作金融的探索 ………………………………… 11
第二節(jié)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合作金融的探索(1949—2003年) 15
一、農村合作金融的建立與曲折發(fā)展階段(1950—1979年) …… 15
二、農村合作金融逐步規(guī)范發(fā)展階段(1980—2003年) ………… 18
第三節(jié) 中國農村合作金融的早期困境 ……………………………… 21
第二章 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的經驗借鑒
節(jié) 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的歷史發(fā)展經驗 ………………………… 26
一、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的起源及其存在條件……………………… 27
二、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的演變邏輯 ……………………………… 34
第二節(jié) 代表性國家農村合作金融的發(fā)展模式對比 ………………… 39
一、德國的“合作銀行”模式——單元金字塔制 ………………… 39
二、法國的“互助銀行”模式——半官半民制 …………………… 42
三、日本的“農協”模式——協同組合制………………………… 46
四、美國的復合模式——多元復合制 …………………………… 49
五、各種模式的比較 ……………………………………………… 53
第三節(jié) 國際農村合作金融發(fā)展對我國的啟示 ……………………… 55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55
二、堅守“支農支小”定位的前提下謀求商業(yè)化發(fā)展 …………… 56
三、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 ……………………………………… 57
四、建立高效的政府監(jiān)管與市場監(jiān)督體系………………………… 57
第三章 廣東農合機構發(fā)展歷程及商業(yè)化改革探索(1951—2017年)
節(jié) 起步發(fā)展階段(1951—2004年)………………………… 60
一、起步階段(1951—1957年) ………………………………… 60
二、曲折發(fā)展階段(1958—1976年)……………………………… 61
三、恢復和發(fā)展階段(1977—1995年)…………………………… 63
四、行社脫鉤階段(1996—2004年)……………………………… 65
第二節(jié) 規(guī)范管理階段(2004—2009年)………………………… 67
一、改革背景 ……………………………………………………… 68
二、改革重點工作 ………………………………………………… 69
三、改革主要成效 ………………………………………………… 74
第三節(jié) 探索改革階段(2009—2017年)………………………… 79
一、改革背景 ……………………………………………………… 79
二、改革重點工作 ………………………………………………… 81
三、改革主要成效 ………………………………………………… 88
四、監(jiān)管做法與經驗 ……………………………………………… 91
第四節(jié) 小結 …………………………………………………………… 93
【專欄1】廣州農商銀行改制案例 ……………………………… 95
一、改制前發(fā)展情況和風險問題 ………………………………… 95
二、組建廣州農商銀行 …………………………………………… 97
三、改制后廣州農商銀行發(fā)展情況 ……………………………… 99
【專欄2】東莞農商銀行改制案例 ……………………………… 102
一、改制前發(fā)展情況和風險問題 ………………………………… 102
二、組建東莞農商銀行 …………………………………………… 103
三、改制后東莞農商銀行發(fā)展情況 ……………………………… 106
【專欄3】順德農商銀行改制案例 ……………………………… 109
一、改制前發(fā)展情況和風險問題 ………………………………… 109
二、組建順德農商銀行 …………………………………………… 110
三、改制后順德農商銀行發(fā)展情況 ……………………………… 115
第四章 廣東農合機構改制化險(2017年至今)
節(jié) 廣東農合機構啟動新一輪改革的背景 ……………………… 118
一、中央的決策部署為農合機構的改革提供了歷史機遇 ………… 119
二、改革共識和政策指引為農合機構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 …… 120
三、農合機構的經營狀況對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 ………………… 120
第二節(jié) 新一輪改革的目標、原則和要求 …………………………… 126
一、改革目標 ……………………………………………………… 126
二、基本原則 ……………………………………………………… 126
三、主要內容 ……………………………………………………… 127
四、各方職責 ……………………………………………………… 127
第三節(jié) 新一輪改革的模式探索 ……………………………………… 128
一、單家改制模式 ………………………………………………… 129
二、合并改制模式 ………………………………………………… 131
三、二級法人一步到位組建農商銀行改制模式 …………………… 132
第四節(jié) 新一輪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及主要做法 ……………………… 133
一、改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 133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 136
第五節(jié) 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 143
一、為全國改革貢獻“廣東經驗” ……………………………… 143
二、產權改革全面完成 …………………………………………… 143
三、整體風險有效化解 …………………………………………… 144
四、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 146
第六節(jié) 監(jiān)管經驗 ……………………………………………………… 147
一、面臨的挑戰(zhàn) …………………………………………………… 147
二、主動調整監(jiān)管思路 …………………………………………… 148
三、推動形成合力 ………………………………………………… 150
四、本輪改革未盡事宜 …………………………………………… 154
【專欄1】汕特聯社“三合一”改制組建汕頭海灣農商銀行案例 157
一、改制前基本情況和風險問題 ………………………………… 157
二、“三合一”改制組建汕頭海灣農商銀行……………………… 159
三、改制成汕頭海灣農商銀行的成效 …………………………… 162
【專欄2】廣州農商銀行通過戰(zhàn)略入股構建集團化管理改革案例 164
一、改制前基本情況和風險問題 ………………………………… 164
二、戰(zhàn)略入股推動改制化險 ……………………………………… 165
三、改制成效與意義 ……………………………………………… 169
【專欄3】佛山農商銀行吸收合并高明農商銀行、三水農信聯社改
革案例 ……………………………………………………………… 173
一、合并前發(fā)展情況及風險問題 ………………………………… 173
二、主要經驗與做法 ……………………………………………… 175
三、合并后新佛山農商銀行的發(fā)展成效…………………………… 176
第五章 推動廣東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
節(jié) 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的概念 ………………………………… 179
一、高質量發(fā)展對農合機構的意義 ……………………………… 179
二、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要義 …………………………… 180
第二節(jié) 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的內涵及內在邏輯 …………………… 182
一、符合國家戰(zhàn)略需求是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前提 ………………… 182
二、適應經濟發(fā)展需求是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 184
三、滿足自身商業(yè)可持續(xù)性是高質量發(fā)展的長期基礎 …………… 185
四、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內涵的邏輯統(tǒng)一………………………… 186
第三節(jié) 廣東農合機構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現實基礎 ………………… 187
一、新發(fā)展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 ………………………………… 188
二、國家政策明確了農合機構發(fā)展定位…………………………… 188
三、廣東經濟邁向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外部條件 …………………… 192
四、新一輪改革夯實了農合機構發(fā)展基礎………………………… 201
第四節(jié) 廣東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 203
一、現行管理體制的挑戰(zhàn) ………………………………………… 203
二、農合機構內部治理的挑戰(zhàn) …………………………………… 207
三、外部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 …………………………………… 210
第五節(jié) 廣東農合機構高質量發(fā)展路徑設計 ………………………… 215
一、加快改革行業(yè)治理體系 ……………………………………… 215
二、分類、分層推動內部治理體系建設…………………………… 216
三、全面提升科技賦能 …………………………………………… 217
四、完善重點領域監(jiān)管 …………………………………………… 218
第六章 廣東農合機構市場體系研究
節(jié) 農合機構市場體系框架 ……………………………………… 222
一、含義 …………………………………………………………… 222
二、總體目標和原則 ……………………………………………… 222
第二節(jié) 農合機構的主要外部管理模式 ……………………………… 224
一、統(tǒng)一法人模式 ………………………………………………… 224
二、行業(yè)協會模式 ………………………………………………… 226
三、聯合銀行模式 ………………………………………………… 227
四、銀行(控股)集團模式 ……………………………………… 228
五、小結 …………………………………………………………… 230
第三節(jié) 廣東農合機構外部管理模式的選擇 ………………………… 230
一、廣東農合機構外部管理模式選擇的現實背景 ………………… 230
二、多頭競爭模式的理論基礎 …………………………………… 232
三、多頭競爭模式的歷史邏輯 …………………………………… 233
四、多頭競爭模式的實踐邏輯 …………………………………… 234
第四節(jié) 銀行集團的組建思路 ………………………………………… 235
一、農合機構梯隊劃分 …………………………………………… 236
二、銀行集團構建 ………………………………………………… 244
三、銀行集團母子行相關機制構建 ……………………………… 247
四、結論 …………………………………………………………… 249
第五節(jié) 銀行集團框架下廣東農合機構的內部治理改革 …………… 251
一、股權結構 ……………………………………………………… 251
二、治理架構 ……………………………………………………… 254
三、內部控制 ……………………………………………………… 261
第七章 監(jiān)管重點問題研究
節(jié) 定位監(jiān)管 ……………………………………………………… 269
一、定位監(jiān)管的內涵 ……………………………………………… 270
二、定位監(jiān)管面臨“三個差異”帶來的挑戰(zhàn)……………………… 274
三、差異化定位監(jiān)管的思路 ……………………………………… 279
第二節(jié) 風險監(jiān)管 ……………………………………………………… 286
一、風險監(jiān)管指標體系 …………………………………………… 286
二、關聯交易業(yè)務風險及監(jiān)管 …………………………………… 290
三、信貸業(yè)務風險及監(jiān)管 ………………………………………… 296
四、資金業(yè)務風險及監(jiān)管 ………………………………………… 300
五、理財業(yè)務風險及監(jiān)管 ………………………………………… 304
六、案件風險及監(jiān)管 ……………………………………………… 310
第三節(jié) 并表監(jiān)管 ……………………………………………………… 312
一、并表監(jiān)管理念的演變 ………………………………………… 312
二、新形勢下農合機構并表監(jiān)管的迫切性………………………… 314
三、農合機構并表監(jiān)管面臨的挑戰(zhàn) ……………………………… 317
四、完善農合機構并表監(jiān)管的思考 ……………………………… 319
第四節(jié) 退出機制研究 ………………………………………………… 322
一、農合機構退出的內涵 ………………………………………… 322
二、農合機構退出面臨的挑戰(zhàn) …………………………………… 328
三、農合機構退出機制的思考 …………………………………… 330
參考文獻 …………………………………………………………………… 333
跋 …………………………………………………………………………… 33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