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哲學,翻譯自西方的Philosophy,于1900年前后在中國學界逐漸流行。Philosophy的傳統(tǒng)是Metaphysics;Metaphysics亦被稱為形而上學,其以此岸和彼岸的劃分為主題,以本體論和認識論為主要內容。于是,所謂哲學就被定義為形而上學,其主要內容應包含本體論和認識論。這種定義,也多被視為所謂哲學的當然之論,并為中國學者所接受。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都是關乎安身立命的學問,但卻有其不同的傳統(tǒng)。西方傳統(tǒng)哲學關注永恒之彼岸,則其精神是宗教的;中國哲學關注現(xiàn)世之人生,則其精神是現(xiàn)世的、歷史的。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主題是此岸和彼岸,于是建構了形而上學;中國哲學的主題是個人與社會,諸子各家于是各有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