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取材于1950年金閣寺僧徒林養(yǎng)賢放火燒掉金閣寺的真實事件,講述了青年溝口醉心于金閣寺之美,又認為“金閣不朽的美麗,卻飄蕩著死亡的可能性”,終一把火燒掉了金閣寺。這樣一件別人都推說是瘋子就可以結案的事情,三島將其寫成是青春實則無法抵達也無法折返的鄉(xiāng)愁。三島由紀夫在書中寫出的那句“青春年華所特有的暗淡、浮躁、不安與虛無感”,點出這本書的迷人之處,世人眼中夸贊的青春有多美,對正值年輕的人來說,就是有多么不踏實的霧中謎。我們身處美之中,卻不知美的存在,時至離開,才知它看起來平凡無奇,卻在平凡上蘊含了各種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