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題材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籍譯注 齊小榮 毛洪記 鳳凰記》收錄漢族題材彝文敘事長詩《齊小榮》《毛洪記》《鳳凰記》等三部,合輯出版?!洱R小榮》主要流傳于云南綠春彝族地區(qū)。它通過講述長工齊小榮和徐員外家小姐徐玉英波瀾起伏的愛情故事,歌頌了真善美和純真的愛情,鞭撻了假丑惡和嫌貧愛富的思想。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彝族文學史》對此長詩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說唱敘事長詩”,“是中原文化與彝族文化互滲互動的產物,獨具風采”,“是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的頌歌”。20世紀80年代,綠春籍彝族學者范元昌曾組織當?shù)匾妥宸镀浣稹⑹┤臧卜g此長詩,并將其中部分章節(jié)于1988年在綠春縣文化局和民委主辦的內部資料《春草》上刊載,《齊小榮》從此漸漸為學界知曉。2007年,彝文專家普璋開用國際音標注音、字譯、句譯、意譯等四行對照的形式再譯此長詩,并以《奇筱勇的故事》為名收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編的《彝族畢摩經典譯注》第36卷出版。此后我們對收集于綠春縣??奏l(xiāng)的兩個彝文抄本進行了對校,本次譯注是目前非常完整的版本?!睹橛洝分饕鱾饔谠颇显?、石屏、元陽、紅河、綠春等彝族地區(qū)。它講述了毛洪與玉英曲折、傳奇的愛情故事,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批判了嫌貧愛富的思想。20世紀80年代,民間文學家涅努巴西曾將此長詩整理為漢文,并以《木荷與薇葉》為名收入《彝族敘事長詩選》,1984年由云南民蕨出版社出版,不過“整理”的成分較大。其后,宋自華等亦曾翻譯此長詩,名為《莫合》,收入《彝族敘事詩集》,1987年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2010年,抄寫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彝文手抄本《木荷與薇葉》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11年,普學旺、龍江莉、普璋開譯注的《木荷與薇葉》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此次重譯,對此長詩的彝文部分進行了重新校正,并將人名、地名等與漢文文本源對接,以便比較研究?!而P凰記》主要流傳于云南新平彝族地區(qū)。它通過講述同父異母兄弟張孝和張禮孝敬父母的故事,宣揚了孝、善的主題。20世紀80年代,普學旺曾譯此長詩,井于1986年在《紅河民蕨語文古籍研究》刊載,但因版面受限,譯文刪減較多。其后,周德才又譯此長詩,并以四行對照的形式于2012年由云南民蕨出版社出版,此版本的譯文整理刪減較多,較之原文少了數(shù)百行。本次譯本源自白家順收藏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彝文抄本,為目前所見的較早抄本,內容全面,堪為《鳳凰記》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