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緒論
第一章 亞裔美國文學之族裔身份批評
第一節(jié) 何為亞裔美國人
——關于“亞裔美國文學”的界定及作家身份論爭
一 論爭的歷史語境:關于“亞裔美國人”族裔認同的探討
二 “哎-咿集團”對“亞裔美國”身份的界定
三 寬泛的“連橫”:“亞裔美國”內涵延伸與作家身份的拓展
第二節(jié) “亞裔美國感”溯源
一 “實際的出生地”與“感性的出生地”之辨
二 語言、文化與亞裔美國身份的整體性構建
三 族裔經驗、歷史鉤沉與亞裔美國“英雄”書寫
第二節(jié) 多元.異質。雜糅
——亞裔美國文學之族裔身份批評話語的分化
一 亞裔美國身份之“間際性”
二 亞裔美國身份之建構性
三 亞裔美國身份之異質雜糅性與多重性
第二章 亞裔美國文學之文化身份批評
第一節(jié) “哎一咿集團”與“文化民族主義”
一 “文化民族主義”理論溯源
二 中國文化還是亞裔文化:誤解與真相
三 貢獻與局限:“哎-咿集團”文化身份理念的價值評判
第二節(jié) 亞裔美國之“多元文化主義”追尋
一 “多元文化主義”與少數(shù)族裔的內在親緣性
二 亞裔美國文學的多元文化書寫
三 自我“東方化”:“多元文化主義”陷阱的產生及其運作
第三節(jié) 亞裔美國文學與亞美“雜糅”詩學
一 “雜糅性”理論溯源
二 亞裔美國文學中的“雜糅”書寫
三 亞裔建構“雜糅”文化身份觀的意義
第三章 亞裔美國文學之心理批評(一)
第一節(jié) 主體、主體性與亞美主體性
一 走向消解:現(xiàn)代哲學中的主體和主體性
二 被形塑的主體與分裂的主體:后現(xiàn)代主體性理論及對亞裔美國文學批評的影響
三 90年代后亞裔美國理論家對主體性理論的建構:亞美主體性
第二節(jié) 身份扮演、主體能動性與亞裔主體性建構
一 “身份扮演”:他者的面具政治
二 亞裔美國文學中“他者”的身份扮演
三 “身份扮演”中的主體能動性與,族裔主體性建構
第四章 亞裔美國文學之心理批評(二)
第一節(jié) “種族閹割”:亞美主體的精神創(chuàng)傷
一 《蝴蝶君》中的“反轉式戀物”
二 “種族閹割”:西方對于東方民族的“刻板印象”
三 “種族閹割”對亞裔男性的心理創(chuàng)傷
第二節(jié) 分裂的亞美主體:“種族影子”
一 “種族影子”心理學溯源
二 “種族影子”與亞裔美國人之“自我憎恨”
三 心理分析與社會歷史語境化:以“種族影子”解讀亞裔美國文學
第三節(jié) 亞裔美國之“種族憂郁癥”
一 “種族憂郁癥”:從個體心理到社會意識形態(tài)
二 同化路上永遠的痛:華裔美國文學中的“種族憂郁癥”
三 病態(tài)的族裔自我
第五章 亞裔美國文學之女性主義批評
第一節(jié) “此時無聲勝有聲”:亞裔美國文學批評中的“沉默”詩學
一 “沉默”/“言說”二元對立的存在與轉化
二 “不說”的“言說”:“沉默”的抵抗性力量
三 “沉默”詩學與族裔、性別身份建構
第二節(jié) “尋找母親的花園”:亞裔美國女性的“母性譜系”追尋
一 母女敘事:亞裔“母性譜系”建構的理論背景
二 亞裔“母性譜系”之源與流:亞裔美國女作家的母性譜系建構
三 母與女的對抗與和解:“母性譜系”中的敘事策略
第三節(jié) “性資本”:亞裔美國女性刻板印象的現(xiàn)代演繹
一 亞裔美國女性的突圍之舉:“性資本”概念溯源
二 被前置的女性身體:《茉莉》中的“性資本”話語解讀
三 亞裔美國批評界的焦慮:“性資本”之殤
第六章 亞裔美國文學與流散詩學
第一節(jié) “流散”與“流散批評”溯源
一 后殖民視角的流散批評
二 作為顯學的當代流散批評
第二節(jié) 亞裔美國文學的流散特質
一 作為流散者的亞裔美國人
二 移民遷徙與故國回望:亞裔美國文學的離鄉(xiāng)憂歌
三 雜糅與異質:“此”與“彼”融合的文學
第三節(jié) 亞裔美國文學批評中的流散視角
一 “流散”的“他者”化
二 “策略性”本質主義的流散身份觀
三 “亞裔美國”與“亞裔流散”之爭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