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較少民族嚴重瀕危語言搶救性研究:嚴重瀕危呼瑪鄂倫春語語法形態(tài)研究》:鄂倫春族是一個跨境民族,除了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和黑龍江省有分布之外,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也有鄂倫春人。鄂倫春族使用的母語就叫鄂倫春語,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語言。鄂倫春語與同語支的鄂溫克語和埃文基語之間存在相當多的同源關系,甚至,某些方面很難找到它們之間存在差異。它與同語支語言赫哲語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的通古斯諸語以及同語族語言錫伯語和滿語之間也存在許多同根同源關系。毫無疑問,該語言作為阿爾泰語系語言,同蒙古語族諸語、突厥語族諸語,以及日本的烏依勒塔語與阿伊努語、北歐的薩米語、北美的愛斯基摩和印第安語、朝鮮語等均存在深層次的共有關系。或許正因為如此,鄂倫春語言文化歷史一直受到阿爾泰諸民族、東北亞諸民族、北極圈諸民族學者的高度關注?!度丝谳^少民族嚴重瀕危語言搶救性研究:嚴重瀕危得力其爾鄂溫克語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2017年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滿通古斯語族嚴重瀕危語言搶救性研究”的子課題“得力其爾鄂溫克語口語”自2017年7月啟動以來,已走過兩個年頭,課題組對嚴重瀕危得力其爾鄂溫克語口語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實地調研,搜集整理了彌足珍貴的一手口語資料。因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得力其爾鄂溫克民族鄉(xiāng)的鄂溫克語已經進入嚴重瀕危狀態(tài),幾乎沒有鄂溫克族人能夠很流利完整地使用母語,所以首次的調研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也沒有得到十分滿意的口語資料。課題組負責人在1983年至2017年的30多年時間里先后多次到得力其爾鄂溫克民族鄉(xiāng)對這里的鄂溫克語進行過語音、詞匯、語法、口語資料方面的調研,并收集整理了不少很有價值的一手資料,但是當我們?yōu)榱藢嵤┰擁椨媱澰俅蔚降昧ζ錉柖鯗乜嗣褡遴l(xiāng)時,曾經給予發(fā)音合作的老人基本不在了。盡管如此,在進行補充性調研時,我們還是得到了一些曾經被忽略或沒有注意到的資料。不過,我們明顯感覺到,在他們的口語里,來自漢語的借詞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占一半以上。另外,讓課題組感到高興和意外的是,得力其爾鄂溫克民族鄉(xiāng)73歲的鄂溫克族老人涂秀蘭和她的侄孫張曉明經過多年的努力,用漢字加個別拼音字母和粗線條轉寫記音的方式,整理了得力其爾鄂溫克語一些詞匯和短句,并將之交給了課題組。雖然這些資料不太嚴謹,有很大的隨意性和非固定性、非統一性,但其中一些詞匯十分珍貴和重要。我們對不正確或有疑問的漢字記音做了必要的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