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V(V)
1.2 V(Ⅱ)、V(Ⅲ)和V(Ⅳ)
參考文獻
2 釩酸鹽的形態(tài)
2.1 檢測方法
2.1.1 51VNMR波譜
2.1.2 pH值對釩化學位移的影響
2.1.3 51VNMR相關譜和交換譜
2.1.4 1H和13CNMR波譜
2.1.5 170NMR波譜
2.1.6 親脂溶液中的NMR波譜
2.2 釩酸鹽自縮合反應
2.2.1 常見的釩酸鹽
2.2.2 釩酸鹽十聚體
2.3 釩配合物的化學計量
參考文獻
3 釩酸鹽的單齒配體
3.1 醇類及酚類
3.1.1 伯醇、仲醇、叔醇
3.1.2 酚
3.2 胺類及酸類
3.2.1 脂肪族和芳香族胺類
3.2.2 羧酸、磷酸鹽、砷酸鹽和硫酸鹽
3.2.3 含巰基配體
參考文獻
4 釩酸鹽與多齒配體的水相反應
4.1 乙二醇、α-羥基羧酸和二羧酸
4.1.1 乙二醇:環(huán)己烷二醇、碳水化合物和核苷
4.1.2 僅一羥基羧酸、麥芽酚
4.1.3 二羧酸:草酸、丙二酸和琥珀酸
4.2 異羥肟酸
4.3 含硫酸鹽配體
4.3.1 β-巰基乙醇和二硫蘇糖醇
4.3.2 二(2-巰基乙基)醚、三(2-巰基乙基)胺及相關配體
4.3.3 半胱氨酸、谷胱甘肽、氧化谷胱甘肽和其他二硫化物
4.4 氨基醇及其配體
4.4.1 二元氨基醇和二胺
4.4.2 多齒氨基醇:二乙醇胺及其衍生物
4.5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4.5.1 乙二胺-N,N-二乙酸及其類似物
4.5.2 吡啶羧酸類、吡啶羥基類和水楊酸
4.5.3 酰胺類化合物
4.6 α-氨基酸和二肽
4.6.1 α-氨基酸
4.6.2 二肽
4.7 其他多齒配體
參考文獻
5 釩酸鹽與過氧化氫和羥胺的配位
5.1 過氧化氫
5.2 羥胺
5.3 過氧釩酸鹽和羥胺釩酸鹽的配位幾何結構
參考文獻
6 過氧化釩酸鹽的反應
6.1 過氧化釩酸鹽的雜配體反應
6.1.1 單齒雜配體的配位
6.1.2 氧代二過氧釩酸鹽的多齒雜配體配位反應
6.2 單過氧釩酸鹽與雜多酸的反應
6.2.1 釩與氨基酸、吡啶甲酸酯和二肽的配位反應
6.2.2 α-羥基羧酸的配合作用
6.3 過氧釩酸鹽的氧轉移反應
6.3.1 鹵化物的氧化
6.3.2 硫化物的氧化
參考文獻
7 釩酸羥胺的液態(tài)反應和NMR波譜學特征
7.1 釩酸羥胺與雜配體的相互作用
7.2 釩酸羥胺配合物的NMR波譜學特征
參考文獻
8 釩酸鹽低聚體的反應
8.1 較小的低聚體
8.2 釩酸鹽十聚體
參考文獻
9 配體性質對產物結構和反應活性的影響
9.1 烷基醇
9.2 乙二醇、僅-羥基酸和草酸酯
9.3 雙過氧釩酸鹽和雙羥胺釩酸鹽:雜配體反應活性
9.4 酚類化合物
9.5 二乙醇胺
9.6 反應活性模式
參考文獻
10 生物系統(tǒng)中的釩
10.1 釩在環(huán)境中的分布
10.2 釩配合物
10.3 釩轉運及結合蛋白
10.4 含釩的酶
10.4.1 固氮酶
10.4.2 釩鹵代過氧化物酶
參考文獻
11 釩化合物對生物系統(tǒng)的影響
11.1 釩化合物對生物系統(tǒng)的作用:細胞生長、氧化還原路徑和酶
11.1.1 釩含量與氧化還原反應
11.1.2 釩化合物對磷酸鹽代謝酶的抑制作用
11.1.3 釩化合物對細胞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1.1.4 釩的營養(yǎng)與毒理學
11.2 釩的藥理學特性
11.2.1 釩作為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
11.2.2 釩作為癌癥的治療劑
11.3 釩的治療和細胞凋亡機制
11.3.1 作為釩治療機制之一的細胞氧化還原反應
11.3.2 作為治療機制之一的釩與信號轉導級聯(lián)的相互作用
11.4 總結
參考文獻
12 技術發(fā)展
12.1 分子網絡和納米材料
12.2 釩氧化還原電池
12.3 銀釩氧化物電池
參考文獻
13 銀釩氧化物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在電池上的應用
13.1 引言
13.2 銀釩氧化物及相關材料的制備、結構和反應活性
13.3 銀釩氧化物的電池應用
13.3.1 最初的銀釩氧化電池
13.3.2 可再充電的銀釩氧化物電池
13.4 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