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nóng)業(yè)科學林業(yè)湖南櫟類次生林經(jīng)營

湖南櫟類次生林經(jīng)營

湖南櫟類次生林經(jīng)營

定 價:¥60.00

作 者: 曾思齊,朱光玉,呂勇,肖化順 著
出版社: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1907933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以湖南櫟類次生林為研究對象,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櫟類次生林的基本結構特征、群落的穩(wěn)定性、群落的天然更新、立地質量評價、林分競爭與生長模型、結構優(yōu)化等問題,編制了櫟林地位指數(shù)表、林分現(xiàn)實收獲表等數(shù)表,以期為提高櫟類次生林質量和效益提供理論指導和應用技術。

作者簡介

暫缺《湖南櫟類次生林經(jīng)營》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國內外研究綜述
1.1 立地質量評價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1.1 森林立地生產(chǎn)力評價指標和方法
1.1.2 立地質量評價方法分析與面臨的挑戰(zhàn)
1.1.3 發(fā)展趨勢
1.2 林分生長和收獲模型研究進展
1.2.1 林分生長和收獲模型分類
1.2.2 混合效應模型及其在林業(yè)上的應用
1.3 次生林天然更新綜述
1.3.1 樹種特性對更新的影響
1.3.2 林分因子對更新的影響
1.3.3 環(huán)境因子對更新的影響
1.3.4 干擾對更新的影響
第2章 櫟類次生林分布與結構特征
2.1 櫟類次生林時空分布與林分質量動態(tài)變化
2.1.1 數(shù)據(jù)來源
2.1.2 研究方法
2.1.3 櫟類次生林分布時空變化
2.1.4 櫟類次生林林分質量時空動態(tài)
2.1.5 小結
2.2 青岡櫟次生林種群結構及空間格局
2.2.1 數(shù)據(jù)來源
2.2.2 研究方法
2.2.3 樹種組成及徑級結構
2.2.4 青岡標種群結構及動態(tài)分析
2.2.5 空間分布格局
2.2.6 空間關聯(lián)性
2.2.7 空間異質性
第3章 湖南櫟類次生林立地質量評價
3.1 數(shù)據(jù)來源
3.1.1 樣地基本情況
3.1.2 樹高——年齡模型數(shù)據(jù)
3.1.3 樹高——胸徑數(shù)據(jù)
3.2 研究方法
3.2.1 林分類型劃分
3.2.2 立地類型劃分
3.2.3 基礎模型
3.2.4 基于林分類型混合效應樹高一年齡模型的表達
3.2.5 基于立地類型混合效應樹高一年齡模型的表達
3.2.6 模型評價與檢驗
3.3 基于樹高——年齡模型的湖南櫟類次生林立地質量評價
3.3.1 基礎模型的確定
3.3.2 基于林分類型混合效應的樹高—年齡模型構建
3.3.3 基于立地類型混合效應的樹高—年齡模型構建
3.3.4 小結
3.4 基于樹高——胸徑模型的湖南櫟類次生林立地質量評價
3.4.1 立地形基礎模型的確定
3.4.2 基于林分類型混合效應的立地形模型構建
3.4.3 基于立地類型混合效應的立地形模型構建
3.4.4 小結
第4章 櫟類次生林生物量與生物多樣性
4.1 青岡櫟次生林的生物量與碳密度
4.1.1 材料來源
4.1.2 青岡櫟單株生物量
4.1.3 青岡標混交林的生物量
4.1.4 青岡櫟混交林的碳密度
4.1.5 小結
4.2 林分結構對櫟類次生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響
4.2.1 數(shù)據(jù)來源
4.2.2 標類次生林的林分類型劃分
4.2.3 標類次生林的林分結構特征分析
4.2.4 標類次生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特征分析
4.2.5 櫟類次生林林分結構與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相關分析
4.2.6 櫟類次生林林下植被生物量預估模型構建
4.3 林分空間結構對櫟類次生林林下植被多樣性的影響
4.3.1 數(shù)據(jù)來源
4.3.2 標類次生林空間結構特征分析
4.3.3 櫟類次生林林下植被多樣性分析
4.3.4 林分空間結構對林下植被多樣性的影響
4.3.5 小結
第5章 櫟類次生林林分生長模型
5.1 櫟類次生林林分斷面積生長模型
5.1.1 數(shù)據(jù)采集
5.1.2 研究方法
5.1.3 標類次生林立地指數(shù)模型構建
5.1.4 櫟類次生林林分斷面積生長模型構建
5.2 櫟類次生林生長收獲模型研究
5.2.1 數(shù)據(jù)采集
5.2.2 研究方法
5.2.3 櫟類次生林年齡估算
5.2.4 櫟類次生林胸徑地位指數(shù)表研制
5.2.5 相容性林分生長和收獲模型
5.2.6 基于相容性林分生長和收獲的混合效應模型
5.2.7 討論
第6章 櫟類次生林結構調整與經(jīng)營技術
6.1 櫟類次生林更新
6.1.1 櫟類次生林類型劃分及樹種組成
6.1.2 櫟類次生林天然更新特征
6.1.3 櫟類次生林天然更新影響因子分析
6.2 櫟類次生林的生長競爭
6.2.1 林木競爭單元構建
6.2.2 青岡櫟次生林種內與種間競爭
6.2.3 次生林林木綜合競爭壓力指數(shù)
6.2.4 基于Hegyi改進模型的青岡標次生林競爭
6.3 櫟類次生林林層劃分方法
6.3.1 研究背景
6.3.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6.3.3 數(shù)據(jù)來源
6.3.4 研究方法
6.3.5 林層劃分新方法的提出
6.3.6 林層劃分新方法的檢驗與分析
6.3.7 新方法與現(xiàn)有方法的比較
6.3.8 討論
6.4 櫟類次生林林分結構調整優(yōu)化
6.4.1 數(shù)據(jù)來源與數(shù)據(jù)處理
6.4.2 研究方法
6.4.3 林分非空間結構分析
6.4.4 現(xiàn)實林分生長過程表
6.4.5 林分空間結構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