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犯罪司法適用十五講》聚焦于信息網絡犯罪這一熱點問題,以我國刑法分則涉信息網絡犯罪的具體個罪或類罪為范例,分為危害信用卡信息安全犯罪、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犯罪、網絡誹謗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利用網絡支付平臺實施侵財犯罪、秘密轉移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類犯罪、P2P網絡借貸平臺類犯罪、網絡游戲外掛類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犯罪、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犯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犯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犯罪、利用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賭博犯罪等15個專題,對于近年來我國信息網絡犯罪領域的熱點、重點罪名及新型犯罪行為均作了回應。以此為基礎,結合刑法理論、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判例,深入分析信息網絡犯罪的司法適用疑難問題和操作規(guī)則。這15個專題章節(jié),大體涵蓋了以信息網絡作為“犯罪對象”、以信息網絡作為“犯罪工具”和以信息網絡作為“犯罪空間”等三類信息網絡犯罪類型,在具體編排上,以信息網絡犯罪所涉我國刑法分則條文順序為基礎,適當兼顧考慮犯罪行為的類型化。信息網絡犯罪一直是筆者的學術興趣所在,筆者對信息網絡犯罪的關注也由來已久,前期已陸續(xù)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在《檢察日報》《上海法治報》等報紙雜志上發(fā)表,有些觀點被司法實務機關所采納,有的則成為學術界理論研究的引據和參考。為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做進一步的嘗試,《信息網絡犯罪司法適用十五講》對已有的碎片化研究成果進行了重新梳理、全面整合和補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