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奈瑟氏菌莢膜抗原基因簇的研究和遺傳分型方法的建立》旨在從遺傳密碼的角度解讀腦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莢膜多糖基因簇的多樣性(I)和大腸桿菌O41的O抗原基因簇的結構(II),為讀者展現遺傳分型的斑斕色彩。希望《腦膜炎奈瑟氏菌莢膜抗原基因簇的研究和遺傳分型方法的建立》的特異性基因檢測方法能夠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提供參考。腦膜炎奈瑟氏菌是專性人類寄生的革蘭氏陰性致病菌,可以引起腦膜炎和敗血癥等,因為它的發(fā)病率、致畸率和致死率一直較高,所以這種細菌引起的傳染病一直是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腦膜炎奈瑟氏茵的細胞外覆蓋的莢膜是重要的毒力因子,根據腦膜炎奈瑟氏菌的莢膜成分和免疫反應性等特點,將腦膜炎奈瑟氏菌分為12個血清群,即A血清群、B血清群、C血清群、Y血清群、W135血清群、29E血清群、X血清群、Z血清群、H血清群、I血清群、K血清群和L血清群。《腦膜炎奈瑟氏菌莢膜抗原基因簇的研究和遺傳分型方法的建立》破譯了H、I、K、L和Z等血清群菌株的莢膜基因簇,分析了腦膜炎奈瑟氏菌的莢膜基因簇的整體進化特點,在綜合整體信息的基礎上開發(fā)了能夠檢測12個血清群的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實驗,連續(xù)使用3個多重PCR可以區(qū)分全部的血清群。這種遺傳分型方法使用的多重PCR實驗還可以把血清學上分不了群的菌株通過這種遺傳學方法直接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