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篇
第1章 緒論
1.1 土地的基本概念
1.2 土地評價的含義
1.3 土地評價的目的任務
1.4 土地評價的作用
1.5 土地評價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土地評價歷史與發(fā)展動態(tài)
2.1 國內外發(fā)展歷程
2.1.1 國外發(fā)展歷程
2.1.2 國內發(fā)展歷程
2.2 土地評價研究進展
2.2.1 土地利用變化與現狀評價
2.2.2 土地資源化評價
2.2.3 土地資產化評價
2.2.4 土地資本化評價
2.2.5 土地生態(tài)評價
2.2.6 土地可持續(xù)評價
2.2.7 土地利用效率評價
2.2.8 土地空間關系評價
2.3 土地評價的信息化建設進展
2.3.1 遙感技術
2.3.2 全球定位系統
2.3.3 地理信息系統
2.3.4 人工智能系統
2.3.5 大數據平臺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土地評價的理論基礎
3.1 土地資源稟賦要素理論
3.1.1 地形地貌與土地利用
3.1.2 氣候與土地利用
3.1.3 地質與土地利用
3.1.4 土壤與土地利用
3.1.5 水文條件與土地利用
3.1.6 生物要素與土地利用
3.2 土地系統理論
3.2.1 土地系統
3.2.2 土地系統的全息特征
3.2.3 土地系統的結構一功能理論
3.2.4 對應變換分析理論
3.2.5 土地系統的自組織理論
3.2.6 分形維與自相似理論
3.3 土地生產力理論
3.3.1 土地光合生產潛力
3.3.2 土地光溫生產潛力
3.3.3 土地氣候生產潛力
3.3.4 土地自然生產潛力
3.3.5 土地經濟生產潛力
3.4 空間分異與區(qū)位理論
3.4.1 土地空間分異
3.4.2 區(qū)位論
3.5 木桶理論
3.5.1 木桶理論概述
3.5.2 木桶理論對土地評價的指導
3.6 生態(tài)位理論
3.6.1 生態(tài)位理論概述
3.6.2 生態(tài)位理論對土地評價的指導
3.7 土地資源景觀格局與過程關系理論
3.7.1 景觀格局與過程關系
3.7.2 在土地資源認知與評價中的應用
3.8 地租地價理論
3.8.1 地租地價理論概述
3.8.2 地租的類型
3.9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與土地評價
3.9.1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概述
3.9.2 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土地評價指導
……
方法篇
應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