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追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在“追星”中盡管犯過不少錯誤,但是他們的智慧依然令后人驚嘆。 本書開篇“極簡的宇宙景觀”,從地球出發(fā)延伸到膨脹的宇宙邊際。第二篇“重溫古人的智慧”,介紹了古代天文學家對行星運動的不懈追究,以及他們如何據此加深了對宇宙體系的認識。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從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于 1609 年發(fā)明天文望遠鏡以來,人們見到的各類天體就越來越多了,天文學也隨之發(fā)生了難以言狀的巨大變化。向往探索宇宙奧秘的人,自然希望了解天文望遠鏡的發(fā)展史。本書的第三篇,便是談論“追星”利器——天文望遠鏡,以及望遠鏡制造家們的故事。 有了望遠鏡,天文學前進的步伐就更堅定有力了。本書第四篇談的是天文望遠鏡問世以后,人類如何追逐越來越遙遠的行星 ;也就是說,人類所知的太陽王國——太陽系的疆界,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外擴展的。這是近代科學的偉大勝利,而且處處充滿著詩意。 人類從肉眼觀天,到使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是天文學史上的一次飛躍。從利用光學望遠鏡接收群星發(fā)出的可見光,到借助射電望遠鏡探測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是天文學史上的又一次飛躍。射電望遠鏡是怎么一回事? 它們?yōu)樘煳膶W帶來了哪些喜訊?這正是本書第五篇的主題。 中國古代天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年來,中國現代天文事業(yè)也有了長足進步,某些方面甚至已居領先地位,家喻戶曉的“中國天眼”(FAST)就是突出的一例。本書第六篇“華夏天文譜新曲”,專門簡介當代中國天文學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聽著這部激動人心的交響曲,你一定會對國人如何“追星”增添更加強烈的感受。 本書用大量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歷程,不僅貫穿著科學與歷史、藝術等人文元素的交融,而且準確及時地反映了天文學的新進展,特別是多視角地展示了21世紀以來我國天文學領域的諸多重要成就,對切實提高廣大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大有裨益。全書可讀性與趣味性兼?zhèn)?,圖文并茂,全彩印刷,并附有二維碼視頻講解,助力讀者在紙質讀物與新媒體的切換中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