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居于主體地位,其生產和消費比重均維持在60%以上。近年來,在煤炭供需變動、宏觀政策以及碳排放指標約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煤炭價格波動特征愈加復雜多變。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fā)展和動力煤期貨市場的不斷完善,煤炭與金融市場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不斷增強,煤炭的金融屬性日益凸顯。煤炭價格沖擊不僅會通過生產部門影響宏觀經濟,還會進一步傳遞到金融市場。因此,深化我國煤炭價格體制改革不僅需要考慮宏觀經濟的承載能力,還要綜合考量其對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在此背景下,基于煤炭具有資源屬性和金融屬性的雙重屬性特征,探究煤炭價格波動機理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睹禾績r格波動機理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以“文獻研究一理論準備一實證研究一政策建議”為總體思路。首先,在綜述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針對煤炭價格影響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相關理論及傳導機制進行梳理和剖析,從而明確了《煤炭價格波動機理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其次,在全面分析煤炭價格波動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運用通徑分析并構建解釋結構模型和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測度分析各因素對我國煤炭價格波動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及其動態(tài)影響過程,以揭示我國煤炭價格波動機理。再次,運用時變參數狀態(tài)空間模型等計量方法,從總量層面和結構層面定量測度煤炭價格波動對我國宏觀經濟的物價和產出的影響效力和影響時滯,并進行動靜態(tài)關聯比較分析。從次,通過構建帶有隨機波動的時變參數向量自回歸模型,測度煤炭價格波動基于宏觀經濟路徑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效應和動態(tài)變化,并結合時頻溢出指數方法和滾動窗口分析技術,從時間域和頻率域角度量化煤炭與相關金融市場在收益率和波動率層面上溢出效應的大小、方向、路徑和動態(tài)演化。最后,基于研究結論,《煤炭價格波動機理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從深化煤炭市場改革、促進煤炭產業(yè)與經濟運行協調發(fā)展、有效防范能源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