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1
第一節(jié) 地中海盆地的貿易、貨幣和國家1
第二節(jié) 奧斯曼帝國的經濟政策8
第三節(jié) 金錢、經濟與奧斯曼帝國14
第四節(jié) 周期化17
第二章 貿易和貨幣的起源19
第一節(jié) 金和銀,東方和西方19
第二節(jié) 拜占庭帝國和巴爾干半島24
第三節(jié) 安納托利亞26
第四節(jié) 奧斯曼帝國早期貨幣28
第五節(jié) 造幣廠及其管理31
第六節(jié) 銀礦34
第七節(jié) 銅鑄幣35
第三章 干涉主義政策和貶值政策37
第一節(jié) 集中制和干涉主義37
第二節(jié) 銀饑荒39
第三節(jié) 穆罕默德二世的貶值策略42
第四節(jié) 動機和解釋45
第五節(jié) 奧斯曼帝國貶值的政治經濟49
第四章 新興貨幣體系53
第一節(jié) 黃金蘇坦克:“國際”貨幣53
第二節(jié) 外國貨幣57
第三節(jié) 金—銀—銅59
第四節(jié) 復本位制或銀單本位制62
第五節(jié) 現金使用增加65
第五章 信貸和財政68
第一節(jié) 信貸69
第二節(jié) 業(yè)務伙伴關系72
第三節(jié) 國家財政,資助國家74
第六章 金錢和帝國77
第一節(jié) 帝國的貨幣區(qū)77
第二節(jié) 巴爾干半島78
第三節(jié) 埃及82
第四節(jié) 波斯貨幣區(qū)域88
第五節(jié) 克里米亞阿克斯91
第六節(jié) 馬格里布93
第七節(jié) 阿爾及利亞94
第八節(jié) 突尼斯95
第九節(jié) 的黎波里96
第七章 近東價格革命的重新審視97
第一節(jié) 相互矛盾的解釋98
第二節(jié) 新證據的出現和舊世界的檢視101
第三節(jié) 為什么近東地區(qū)價格增長106
第四節(jié) 價格革命的長期后果107
第八章 貶值和瓦解111
第一節(jié) 1585—1586年的貶值:轉折點111
第二節(jié) 財政危機和貨幣失穩(wěn)117
第三節(jié) 阿克斯的消失121
第九章 本國流通貨幣的缺失127
第一節(jié) 奧斯曼市場上貶值的貨幣129
第二節(jié) 遲來的政府干預130
第三節(jié) 銅幣的回歸132
第十章 新奧斯曼庫魯斯135
第一節(jié) 奧斯曼庫魯斯135
第二節(jié) 經濟擴張和財政穩(wěn)定136
第三節(jié) 財政困難和庫魯斯的貶值143
第十一章 交流與聯系145
第一節(jié) 埃及的帕拉145
第二節(jié) 突尼斯的里亞爾150
第三節(jié) 阿爾及利亞153
第四節(jié) 的黎波里155
第五節(jié) 克里米亞156
第六節(jié) 貨幣的融合157
第十二章 大貶值159
第一節(jié) 財政集中的嘗試159
第二節(jié) 內部借貸的進程161
第三節(jié) 1808—1834年大貶值162
第四節(jié) 國家融資:加拉塔銀行家169
第十三章 從“雙金屬”到“金本位”173
第一節(jié) 全球經濟的融合173
第二節(jié) 雙金屬主義、新造幣和紙幣174
第三節(jié) 向國家貸款的銀行178
第四節(jié) 外部借款180
第五節(jié) 金本位標準182
第六節(jié) 商業(yè)銀行187
第七節(jié)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經濟188
第十四章 結論191
致謝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