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柳詒徵史學研究

柳詒徵史學研究

柳詒徵史學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孫文閣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雙一流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77737 出版時間: 202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對柳詒徵史學進行了梳理與研討。柳詒徵是近代著名史學家,1948年中研院院士,代表作有《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20世紀初年,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發(fā)展,中國史學逐步走向了近代化,但傳統(tǒng)史學還有著巨大的影響。柳詒徵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衛(wèi)道者面目出現(xiàn),主張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特別主張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堅持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他提出了“明倫”“尚德”的文化主張。這是柳詒徵史學的文化基礎。柳詒徵作為史學家,他的史學思想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家的史學思想,高揚治史以經世的思想大旗。他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認為史學家研究歷史要注重“以史為鑒”“史以教民”。在史家道德修養(yǎng)方面,他注重史家的史德,認為史家要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后才能談治學。在歷史編纂學方面他也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治史傳統(tǒng),治史的方法上,注重學術源流,但有著濃厚的信古思想。不過他在新的形勢下對新史料的處理還是主張“新者宜新”的原則,并不完全保守。

作者簡介

  孫文閣,男,漢族,1966年生,河北省靈壽縣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河北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儒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科技史的教學和研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項,出版專著2部,參著多部,在《史學史研究》《河北學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柳詒徵的學術生涯
第一節(jié) 柳詒徵早期的學術生涯
第二節(jié) 20世紀初柳詒徵的教育生活
一 在陳家私塾與思益小學堂的教育活動
二 20世紀初期在大學的教學與研究活動
第三節(jié) 南京高師與東南大學的學術生活
第四節(jié) 柳詒徵在北方的短暫學術生活
第五節(jié) 柳詒徵江蘇國學圖書館的學術生涯
第六節(jié) 柳詒徵在抗戰(zhàn)時期的學術活動
第七節(jié) 晚年的文化學術活動
第二章 柳詒徵的文化觀
第一節(jié) 柳詒徵的文化知識結構及特點
第二節(jié) “學衡派”的文化主張與柳詒徵的文化思想
一 《學衡》雜志與“學衡派”
二 柳詒徵的思想特點
第三節(jié) 柳詒徵文化思想主旨
一 “明倫”“尚德”的道德至上主義
二 政治文化觀:政治自治中的“尚德主義”
三 對外文化交往中的中西文化觀:中國文化西被論
第四節(jié) 柳詒徵文化觀的特點
一 保守、守成的文化觀
二 積極入世的文化觀
三 中庸的文化觀
四 民族主義的文化觀
第五節(jié) 柳詒徵文化觀在近代歷史中的地位
第三章 柳詒徵的史學思想與治史方法
第一節(jié) 柳詒微傳統(tǒng)史家的角色意識與宣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
第二節(jié) 柳詒徵史學中的經世致用思想
一 以史為鑒
二 史以教民
第三節(jié) 柳詒徵史學中的信古思想
第四節(jié) 柳詒徵的歷史編纂學思想
第五節(jié) 柳詒徵的治史方法與特色
一 治史從目錄學入手
二 治史以史料為基礎
三 治史的經世精神
四 纂史輯史保存文獻,宣揚中華民族精神
第四章 柳詒徵史學研究成就
——中國歷史教科書的編纂
第一節(jié) 柳詒徵編纂歷史教科書的背景
第二節(jié) 《歷代史略》的編纂
一 《歷代史略》編纂的時代背景
二 《歷代史略》的體裁與內容
三 《歷代史略》保守的歷史觀
四 編纂《歷代史略》的學術意義
第三節(jié) 《中國商業(yè)史》和《中國教育史》的編纂
一 《中國商業(yè)史》的編纂
二 《中國教育史》的編纂
三 《中國教育史》的內容特點
四 柳詒徵編纂《中國商業(yè)史》和《中國教育史》的學術意義
第五章 柳詒徵史學研究成就
——《中國文化史》
第一節(jié) 《中國文化史》問世的背景
第二節(jié) 《中國文化史》的編纂體例和內容上的特點
第三節(jié) 《中國文化史》的主要觀點和方法
第四節(jié)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在中國史學上的影響和地位
第六章 柳詒徵的史學研究成就
——《國史要義》
第一節(jié) 柳詒徵的史學理論體系
第二節(jié) 《國史要義》中柳詒徵的史學理論體系
一 史學的起源以及史學與政治的關系
二 史書的體例與編纂
三 史家的權力、責任、德行、見識
第三節(jié) 《國史要義》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柳詒徵史學研究成就
——地方史研究與文獻整理
第一節(jié) 地方史志的研究與編纂
一 《首都志》的修撰
二 《江蘇省通志》的編纂
三 《里乘》的編纂
四 《江蘇明代倭寇事輯》的編輯
第二節(jié) 社會史研究
第三節(jié) 家譜與家族史研究
第四節(jié) 歷史文獻的整理與出版
第五節(jié) 地方史研究與文獻整理所透露的文化精神
第六節(jié) 目錄版本方面的成就
第八章 柳詒徵與近代史學學術刊物、學術團體
——以史地研究會、《史地學報》為中心
第一節(jié) 柳詒徵與《史地學報》及史地研究會
第二節(jié) 《史地學報》與柳詒徵的史學研究
第三節(jié) 柳詒徵與其他學術團體及史學雜志
第九章 柳詒徵與近代學人
第一節(jié) 柳詒徵與繆荃孫
第二節(jié) 柳詒徵與胡適
第三節(jié) 柳詒徵與南高學生:以繆鳳林、張其昀為中心
結語
附錄 柳詒徵學術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