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生醫(yī)學中的生物材料/ 1
第一節(jié) 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 / 3
第二節(jié) 組織工程的生物材料支架可被賦予調控細胞沿特定細胞系分化的生物功能 / 8
第三節(jié) 通過對生物材料的優(yōu)化設計,不外加藥物或生物活性因子,可使生物材料具有再生組織和治療重大疾病的功能 / 11
第二章 材料微環(huán)境與組織再生 / 18
第一節(jié) 組織再生微環(huán)境的含義與研究意義 / 19
第二節(jié) 材料化學因素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 20
第三節(jié) 材料物理因素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 26
第四節(jié) 其他材料微環(huán)境如納米因素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 32
第五節(jié) 組織再生材料微環(huán)境研究的展望 / 35
第三章 生物材料結構信號和化學信號調控組織再生 / 40
第一節(jié) 引言 / 41
第二節(jié) 生物材料結構信號對組織再生的誘導作用 / 4
第三節(jié) 生物材料化學信號對組織再生的誘導作用 / 46
第四節(jié) 結論與展望 / 52
第四章 梯度生物材料制備與細胞遷移行為的調控 / 55
第一節(jié) 引言 / 56
第二節(jié) 體內梯度和細胞遷移/ 56
第三節(jié) 梯度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61
第四節(jié) 梯度生物材料對細胞遷移和組織再生的影響 / 70
第五節(jié) 結論與展望 / 78
第五章 調控氧和生物電場微環(huán)境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 / 81
第一節(jié) 引言 / 82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面形成后氧分壓變化及其對創(chuàng)面修復的影響 / 83
第三節(jié) 適度低氧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的機制 / 85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面生物電場的變化及其對創(chuàng)面修復的影響 / 91
第五節(jié) 創(chuàng)面生物電場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的機制 / 93
第六節(jié) 調控氧和生物電場微環(huán)境因素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的材料 / 100
第六章 用于組織工程和再生醫(yī)學的分子和細胞印跡智能支架/ 108
第七章 用于再生醫(yī)學療法的制造和應用的熱凝膠 / 117
第八章 拓撲引起的形態(tài)學變化以及 THP-1和初級巨噬細胞的細胞因子分泌/ 130
第九章 生物活性玻璃與組織再生修復 / 151
第一節(jié) 生物活性玻璃概述 / 152
第二節(jié) 生物活性玻璃在皮膚創(chuàng)面修復中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 155
第三節(jié) 生物活性玻璃在骨組織再生修復中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 165
第四節(jié) 生物活性玻璃在牙體牙髓組織修復再生中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 171
第十章 新型絲膠生物材料創(chuàng)新研發(fā)及其在創(chuàng)傷修復中的應用/ 186
第一節(jié) 絲膠蛋白 / 187
第二節(jié) 絲膠蛋白在創(chuàng)傷修復中的應用 / 191
五、 絲膠蛋白在關節(jié)軟骨修復中的應用/ 201
第十一章 仿生材料與組織再生/ 211
第一節(jié) 膠原蛋白-黏多糖材料 / 212
第二節(jié) 仿生多肽材料 / 214
第十二章 復合小分子化合物生物材料與組織修復和再生 / 233
第一節(jié) 復合小分子化合物生物材料的產生 / 234
第二節(jié) 復合小分子化合物生物材料在各組織修復中的應用 / 236
第三節(jié) 復合小分子化合物生物材料的發(fā)展 / 246
第十三章 包載生長因子的生物材料與組織修復/ 250
第一節(jié) 水凝膠生物材料 / 251
三、 包載多種生長因子的水凝膠控釋調節(jié)/ 257
第二節(jié) 靜電紡絲生物材料 / 258
第三節(jié) 納米粒子載體 / 267
第四節(jié) 聚合物修飾生長因子 / 283
第五節(jié) 無機材料 / 289
第六節(jié) 抗菌材料 / 295
第七節(jié) 應用于脊髓損傷的生物材料 / 298
第十四章 殼聚糖與組織再生/ 307
第一節(jié) 概述 / 308
第二節(jié) 殼聚糖的結構特征與基本性質 / 309
第三節(jié) 殼聚糖及改性殼聚糖的制備及生物活性/ 313
第四節(jié) 殼聚糖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319
第十五章 蠶絲材料與組織再生/ 336
第一節(jié) 引言 / 337
第二節(jié) 蠶絲材料的基本特點 / 337
第三節(jié) 蠶絲材料的形態(tài)分類 / 339
第四節(jié) 蠶絲材料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342
第五節(jié) 蠶絲材料的臨床轉化 / 349
第六節(jié) 挑戰(zhàn)與未來 / 350
第十六章 水凝膠與軟骨再生/ 353
第一節(jié) 概述 / 354
第二節(jié) 透明質酸與軟骨再生 / 355
第三節(jié) 明膠與軟骨再生 / 357
第四節(jié) 殼聚糖與軟骨再生 / 359
第五節(jié) 膠原蛋白與軟骨再生 / 362
第六節(jié) 海藻酸鹽與軟骨再生 / 364
第七節(jié) 其他水凝膠與軟骨再生 / 367
第八節(jié) 總結 / 370
第十七章 生物材料與神經組織工程再生 / 374
第一節(jié) 生物材料與周圍神經修復 / 376
第二節(jié) 生物材料與中樞神經的修復 / 387
第十八章 缺血性疾病的組織再生 / 392
第一節(jié) 缺血性疾病的概述 / 393
第二節(jié) 干細胞在缺血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和存在的問題/ 394
第三節(jié) 生物材料調控干細胞促進組織修復 / 396
第四節(jié) 分子影像技術在干細胞治療中的應用 / 413
第五節(jié) 總結與展望 / 417
第十九章 生物材料在干細胞中的應用 / 421
第一節(jié) 細胞的3D 微環(huán)境 / 422
第二節(jié) 生物材料對細胞命運的影響 / 424
第三節(jié) 生物材料維持干細胞的干性 / 429
第四節(jié) 生物材料調控干細胞的分化 / 430
第五節(jié) 生物材料輔助干細胞來源的組織獲得 / 435
第二十章 一氧化氮緩釋生物活性材料在干細胞治療中的應用/ 443
第一節(jié) 概述 / 444
第二節(jié) 細胞外基質與干細胞的相互作用 / 445
第三節(jié) 一氧化氮緩釋水凝膠促進胚胎干細胞向內皮細胞分化 / 449
第四節(jié) 一氧化氮緩釋水凝膠影響外泌體的生物活性/ 453
第五節(jié) 干細胞聯合水凝膠治療心肌梗死 / 460
第六節(jié) 總結 / 463
第二十一章 一種新型藥物遞送納米載體和生物活性材料———外泌體 / 468
第一節(jié) 外泌體概述 / 469
第二節(jié) 基于外泌體遞送功能的無細胞療法 / 473
第三節(jié) 外泌體的藥物載體功能 / 477
第四節(jié) 外泌體改良的生物活性材料促進組織修復/ 479
第五節(jié) 總結與展望 / 482
第二十二章 脫細胞脂肪外基質的制備和轉化應用 / 486
第一節(jié) 背景 / 487
第二節(jié) 脂肪存活理論 / 488
第三節(jié) 各種脂肪移植物的衍生物 / 489
第四節(jié) 脫細胞外基質的制備 / 496
第五節(jié) 細胞外基質作為生物支架的臨床應用策略/ 501
第六節(jié) 適當的外基質支架構建 / 501
第七節(jié) 脫細胞脂肪組織對于再生醫(yī)學科學研究的意義/ 502
第八節(jié) 脫細胞脂肪外基質促進脂肪體內再生的臨床應用前景 / 503
第九節(jié) 小結 / 504
第二十三章 負載濃縮血小板的細胞外基質材料與創(chuàng)面愈合 / 507
第一節(jié) 皮膚損傷與修復 / 508
第二節(jié) 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 / 510
第三節(jié) 新型脫細胞真皮基質構建與應用 / 513
第四節(jié) 新型改構小腸黏膜下層脫細胞基質與組織修復/ 518
第五節(jié) 皮膚創(chuàng)傷修復與再生展望———組織工程材料與愈合局部微環(huán)境 / 523
第二十四章 神經干細胞體內示蹤技術 / 529
第一節(jié) 前言 / 530
第二節(jié) 外源性神經干細胞示蹤 / 530
第三節(jié) 內源性神經干細胞示蹤 / 537
第四節(jié) 總結 / 537
第二十五章 多級架構智能納米生物載藥系統(tǒng)與創(chuàng)面修復 / 540
第一節(jié) 概述 / 541
第二節(jié) 現有創(chuàng)面敷料簡介 / 548
第三節(jié) 多級架構智能仿生載藥控釋系統(tǒng):瓶頸問題及應用展望 / 553
第四節(jié) 結語 / 554
第二十六章 細菌纖維素在組織工程與再生醫(yī)學領域的應用 / 557
第一節(jié) 前言 / 558
第二節(jié) 納米纖維組織工程支架 / 559
第三節(jié) 細菌纖維素納米纖維組織工程支架 / 563
第四節(jié) 細菌纖維素納米纖維支架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569
第五節(jié) 細菌纖維素納米纖維支架在皮膚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572
第六節(jié) 細菌纖維素支架在心血管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577
第七節(jié) 細菌纖維素支架在眼科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580
第八節(jié) 細菌纖維素支架在其他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582
第九節(jié) 結語 / 583
第二十七章 生物材料與新型組織工程皮膚和神經研發(fā) / 587
第二十八章 組織工程皮膚與創(chuàng)面再生性修復/ 598
第一節(jié) 真皮損傷修復的基礎及真皮再生的可能性/ 599
第二節(jié) 組織工程皮膚與再生性修復 / 602
第三節(jié) 強化型真皮再生材料的設計 / 605
第四節(jié) 組織工程皮膚的血管化問題 / 608
第五節(jié) 組織工程皮膚與慢性創(chuàng)面的修復 / 611
第六節(jié) 組織工程皮膚研發(fā)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 613
第二十九章 組織工程血管研究/ 620
第一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的基本要素 / 621
第二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的構建方式 / 623
第三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的臨床應用 / 631
第四節(jié) 結語 / 633
第三十章 組織工程血管 / 637
第一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支架材料 / 638
第二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生產技術 / 640
第三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種子細胞 / 642
第四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評價體系 / 643
第五節(jié) 組織工程血管研究展望 / 644
第三十一章 生物材料的血管化效應 / 648
第一節(jié) 構建血管化材料的臨床意義 / 649
第二節(jié) 血管形成及發(fā)育機制 / 650
一、 血管形成過程及調節(jié)機制/ 650
二、 生長因子對血管新生的調節(jié)機制/ 652
第三節(jié) 生物材料調控血管新生 / 656
第四節(jié) 生物材料血管化效應的設計策略 / 667
第五節(jié) 總結與展望 / 673
第三十二章 肌腱修復與再生/ 677
第一節(jié) 肌腱的損傷與修復概述 / 678
第二節(jié) 組織工程肌腱的種子細胞研究 / 683
第三節(jié) 組織工程肌腱的支架材料研究 / 686
第四節(jié) 細胞生長因子對肌腱愈合的影響 / 690
第五節(jié) 肌腱細胞與支架材料的復合培養(yǎng) / 695
第六節(jié) 組織工程肌腱修復材料的臨床研究 / 696
第七節(jié) 結語 / 701
第三十三章 組織工程角膜 / 705
第一節(jié) 眼球的解剖結構 / 706
第二節(jié) 角膜的解剖結構 / 707
第三節(jié) 角膜的生理特點 / 709
第四節(jié) 組織工程角膜上皮的進展 / 710
第五節(jié) 組織工程角膜基質的進展 / 713
第六節(jié) 組織工程角膜內皮的進展 / 715
第七節(jié) 組織工程全角膜的進展 / 717
第三十四章 組織再生材料———從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到臨床轉化應用/ 719
第三十五章 醫(yī)療器械監(jiān)管科學概要 / 725
第一節(jié) 監(jiān)管科學的起源和定義 / 726
第二節(jié) 監(jiān)管科學的主要原則和工具 / 727
第三節(jié) 醫(yī)療器械監(jiān)管科學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 728
第四節(jié) “監(jiān)管科學”在醫(yī)療器械監(jiān)管工作的一些實際體現 / 731
索引 /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