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詩詞、古文的理論成果,中國古代敘事學的研究成績薄弱,尚未能建構周延的理論體系,從而當代研究者多轉而藉助西方敘事學以分析小說、史傳。不惟明清小說如此,《左傳》、《史記》的研究也多仰賴西方敘事學。然而畢竟水土不服,存在不少捍格之處,只有回歸中國的敘事傳統(tǒng),方能得其壸奧。孔子的《春秋》筆法影響深遠,從經學、史學而推及于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國敘事文學撰作的基本形態(tài)與義涵。本文擬研究《春秋》筆法的義例,以及《左傳》、《史記》所繼承并開展的史法、義法、文法,然后據此以探討《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等所謂明代小說四大奇書敘事藝術的繼承、發(fā)展以及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