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001
序章走進歷史,感受軍事文化的魅力/ 001
第一章楚漢之爭,江東子弟多才俊/ 003
一、 舉兵起義,八千子弟成精兵/ 003
二、 垓下之戰(zhàn),十面埋伏/ 004
三、 江東才俊,數百烏傷壯士/ 007
第二章鼎力東吳,赫赫戰(zhàn)功映日月/ 009
一、 聲名遠播,深受孫權欣賞/ 009
二、 火燒連營退劉備,識破曹魏守濡須/ 010
三、 直言上書,耿耿忠心留青史/ 012
四、 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 013
第三章安內守邊,征戰(zhàn)一生榮歸故里/ 014
一、 平定內亂,“以蠻治蠻”/ 014
二、 鎮(zhèn)守北平,百姓視他為父母/ 015
三、 籌建香山寺,遺址成勝地/ 017
第四章投筆從戎,討武檄文震朝野/ 020
一、 “江南神童”,仕途坎坷多磨難/ 020
二、 從軍邊陲,開啟唐代邊塞詩先河/ 022
三、 揚州起兵,駱丞草檄氣堂堂/ 026
四、 無盡的魅力,深遠的影響/ 029
第五章“杯酒釋兵權”,退隱義烏成望族/ 032
一、 杯酒釋兵權,王彥超抽身隱退/ 032
二、 戰(zhàn)場錘煉,以謀取勝/ 033
三、 鎮(zhèn)守鳳翔,胸有大略/ 035
四、 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037
第六章大宋瀕危撐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 041
一、 器重岳飛,國難關頭成伯樂/ 041
二、 仕途崎嶇,心系國家與百姓/ 043
三、 力主抗金,屢戰(zhàn)屢勝卻成悲/ 044
四、 他的精神屬于中華民族/ 048
第七章堂堂超眾,橫各千載贊豪雄/ 050
一、 保衛(wèi)家鄉(xiāng)舉義旗,首戰(zhàn)告捷/ 050
二、 南征北戰(zhàn),進封武定侯/ 051
三、 功成身退,明智選擇/ 053
第八章文韜武略,抗倭平寇一儒將/ 055
一、 進士赴任,永豐“縣邑大治”/ 055
二、 文臣帶兵,同仇敵愾殺倭寇/ 056
三、 剿倭滅寇,腹有良謀授重任/ 059
四、 后裔人才輩出,燦若星辰/ 062
第九章東南抗倭,江南只數義烏兵/ 064
一、 眾里尋他千百度,到義烏招兵/ 064
二、 陳大成領先報名,鴛鴦陣攻防兼?zhèn)? 067
三、 九戰(zhàn)九捷,戚家軍威震四海/ 069
四、 援閩作戰(zhàn),橫掃敵軍如卷席/ 072
五、 再度入閩,艱難奮戰(zhàn)復太平/ 075
六、 戰(zhàn)場錘煉,義烏將領群星燦爛/ 079
第十章北守長城,座座豐碑傳千古/ 081
一、 千里迢迢赴邊,授閱顯神威/ 081
二、 駐守關隘筑城,石碑留英名/ 083
三、 山、海、關相連,老龍頭雄踞海上/ 084
四、 “南兵一萬”守邊關,薪火相傳/ 087
第十一章援朝抗倭,戚家軍名揚海外/ 089
一、 血戰(zhàn)平壤,“吳惟忠之功最高”/ 089
二、 守衛(wèi)慶州,安康激戰(zhàn)保糧道/ 091
三、 再度東征,蔚山戰(zhàn)役守要道/ 093
四、 眾志成城,人間正道是滄桑/ 095
第十二章百姓遭殃,天國命運凄涼/ 097
一、 著書兵事,敢信黃花晚節(jié)香/ 097
二、 宗譜村史,刻骨銘心久承載/ 099
三、 軍逼民反,太平軍首尾難顧/ 102
四、 胸中有百姓,才能無敵手/ 104
第十三章城鎮(zhèn)地理,軍事要素厚重/ 107
一、 政治、經濟重地,又是兵家要地/ 107
二、 清設四鎮(zhèn),軍事淵源深長/ 109
三、 一部可鑒的軍事學術著作/ 112
第十四章反清義舉,義烏壯士沖在前/ 114
一、 籌措反清起義,秋瑾三赴義烏密商/ 114
二、 義烏志士,反清斗爭成骨干/ 117
三、 光復杭州、南京,“義烏營”奮勇當先/ 119
四、 斗爭是門學問,經驗教訓深刻/ 120
第十五章積極抗戰(zhàn),烽火熊熊遍城鄉(xiāng)/ 122
一、 抗日戰(zhàn)爭,在血與火中洗禮/ 122
二、 吳山民,義烏抗戰(zhàn)的一面旗幟/ 123
三、 八大隊,驍勇善戰(zhàn)的抗日武裝/ 126
第十六章正面戰(zhàn)場,鮮血染紅稽山浙水/ 131
一、 東洲保衛(wèi)戰(zhàn),將士立奇功/ 131
二、 浙東會戰(zhàn),義北山崗血肉橫飛/ 135
三、 浙贛會戰(zhàn),“南聯(lián)”游擊斗志壯/ 138
四、 遠征軍戰(zhàn)士,駕送戴安瀾靈柩回國/ 142
第十七章共產黨堅強領導,英雄豪氣長存/ 145
一、 三場戰(zhàn)斗,再顯龍祁山軍事要地/ 145
二、 堅勇大隊在戰(zhàn)火中誕生/ 146
三、 策反日軍隊長,坂本加入新四軍/ 148
四、 在大畈,彭林率部與主力勝利會師/ 150
五、 游擊隊英勇善戰(zhàn),金蕭支隊奉命北撤/ 153
六、 開國中將話當年,愛國精神永相傳/ 156
第十八章四面開花,迎接偉大的勝利/ 158
一、 武工隊,神出鬼沒打敵人/ 158
二、 重建八大隊,槍聲響四方/ 160
三、 投誠起義,瓦解敵陣壯我軍威/ 161
四、 智取義烏,人民翻身得解放/ 164
尾章文化是有生命的,傳承是國之大事/ 167
一、 崇文尚武,“義烏拳頭”是傳統(tǒng)/ 167
二、 軍事文化,是國家的事,人民的事/ 168
三、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170
參考文獻/ 172
后記十年一覺故鄉(xiāng)夢/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