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論
第2章 生產力一元決定論的文本解讀
2.1 正確理解馬克思關于基本原理的有關論述
2.2 正確理解英國資本主義產生的“生產力前提”
2.3 正確理解經典作家關于東方道路問題的論點
2.4 用辯證思維理解生產力一元決定論
第3章 生產力一元決定論的辯證理解
3.1 社會關系作為社會存在的本體
3.2 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性作用”
3.3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3.4 三種認識誤區(qū)
第4章 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4.1 《共產黨宣言》的理論邏輯
4.2 跨越“卡夫丁大峽谷”的實踐命題
4.3 社會主義建設的兩個階段
4.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
4.5 結語及展望
第5章 超額利潤、價值總量與一般利潤率
5.1 社會價值形成的四種情況
5.2 超額利潤與價值總量:兩部門模型
5.3 超額利潤與一般利潤率
5.4 超額利潤的變動與“熊彼特創(chuàng)新周期”
5.5 簡要的結論
第6章 知識創(chuàng)造、勞動升級與經濟發(fā)展
6.1 考慮勞動復雜性程度和價值膨脹的動態(tài)經濟模型
6.2 復雜勞動還原與人力價值的經驗測量
6.3 企業(yè)家收入模型
6.4 結語
第7章 積累率、利潤率與經濟增長
7.1 文獻綜述
7.2 理論模型
7.3 經驗研究
7.4 基本判斷
7.5 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邏輯
7.6 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8章 就業(yè)、工資與資本積累
8.1 馬克思的勞動力價值理論
8.2 馬克思的就業(yè)和工資模型
8.3 起反作用的各種因素
8.4 馬克思就業(yè)和工資理論對我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啟示意義
第9章 信用創(chuàng)造、虛擬資本與現代經濟運行
9.1 馬克思關于“虛擬資本”的界定
9.2 虛擬貨幣與現代經濟運行
9.3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辯證關系
9.4 我國經濟“脫實向虛”的根源和發(fā)生機制
9.5 我國經濟“脫虛向實”的推進機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