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圖靈測試 1
1.1 強人工智能 7
1.1.1 大腦與認知心理 15
1.1.2 自然語言理解 43
1.1.3 抽象能力 66
1.1.4 計算能力 81
1.1.5 推理能力 86
1.2 機器犯錯歸咎于誰? 101
1.2.1 安全性 107
1.2.2 根因分析 110
第 2章 數據為王 119
2.1 以改進服務為由 131
2.1.1 數據共享 137
2.1.2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40
2.2 數據與模型 155
2.2.1 無法篡改的數據 159
2.2.2 零知識證明 165
第3 章 知識積累 171
3.1 知識表示與推理 187
3.1.1 更廣闊的感知 192
3.1.2 可操作的知識 201
3.1.3 知識工程 204
3.2 永遠的精神財富 218
3.2.1 知識的保護 226
3.2.2 知識的交流 240
3.2.3 開源運動 247
第4 章 機器學習 253
4.1 學習的方式 267
4.1.1 衡量標準 274
4.1.2 理解機器智能 278
4.1.3 模型的多樣性 284
4.2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 288
4.2.1 理性的想象 291
4.2.2 學習的本質 297
第5 章 自我意識 311
5.1 自我意識的條件 319
5.1.1 好奇心 323
5.1.2 意識流 329
5.1.3 形成共識 334
5.2 超級智能 342
5.2.1 機器的德性 349
5.2.2 人工智能革命 352
5.2.3 文明更替 356
第6 章 機器奴隸 361
6.1 人工智能競賽 369
6.1.1 潘多拉的盒子 378
6.1.2 遠征外太空 385
6.2 智能制造 392
6.2.1 社會問題 397
6.2.2 新的機遇 407
第7 章倫理困境 419
7.1 監(jiān)管與政策 428
7.1.1 可驗證的倫理標準 431
7.1.2 人機關系 436
7.1.3 人機文化 446
7.2 法律法規(guī) 451
7.2.1 保護與約束 455
7.2.2 造福人類 460
參考文獻 469
附錄一 術語索引 475
附錄二 人名索引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