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記述了云南新興州(現(xiàn)玉溪研和鎮(zhèn)東山村)1980年以前的風景地貌與明清兩朝至民國末年東山王氏世襲土司史傳、王氏二十代土司世襲官職表、新興土司府(當?shù)厝朔Q為東山土司府)古建筑群,以及多座明清兩朝的古建筑。雖然這些古建筑如今是滿目瘡痍的舊屋,但可通過記憶,用筆再現(xiàn)當年的雄偉與壯觀。新興土司府的周圍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如大龍?zhí)?、小龍?zhí)?、茶馬古道、干龍箐、“蝴蝶戲水”、玉湖,這些美景招來各地詩人到此題詩誦詞,這些詩文還留存很多。本書也著重說明了新興土司府的由來和在明清兩朝很著名的幾個理由,其他土司府就一府,而新興土司府除了本府,還有很多分署,即高寨土司衙門、大密羅龍?zhí)缎屡d土司分署、玉碗水新興土司衙門(清末改為玉碗寺)、小街鎮(zhèn)龍馬槽土司衙門。在云南,與其他土司府相對比,本府有占地面積大、土司分署處多、土司傳奇故事多等特點。新興土司,是云南十八土司之首,全國少有的漢土司管理彝族的土官。明朝時期,新興土司共管理著新興、峨山、河西、江川、易門五縣的龐大地盤。清朝時期,則管理新興州分州一半的地盤。新興土司非常興盛的時期是明末的宣慰使司王耀祖在任時,征戰(zhàn)時到過湖北、四川、廣東、廣西,加都督,同知、總兵官等。后來反吳三桂時敗得非常慘的也是王耀祖。在清朝時期興盛的是王鳳在平吳三桂之孫吳世璠時任總兵官和平南總鎮(zhèn),族譜和云南土司世系年表有記。事過三百多年,筆者和王氏族人王鳳春、王平珍、蔣春壽在玉溪魁頂山找到了這塊倒在草叢中的前明王將軍墓碑,然后在2017年11月25日又和王氏家族的后人王家坤、王炳德、王廣榮、蔣春壽、王家全、柳永春、白瓊珍、張奇蘭等多位族人把這塊具有歷史意義的將軍墓碑搬遷到東山王氏大墳古墓群。這塊墓碑對以后考察新興土司府的歷史有很好的研究、參考價值。經查,在清朝康熙年間,王耀祖的侄子王鳳東山再起,因功封任總兵官后回鄉(xiāng)任新興州世襲土州判,分管著新興州東四十八、西四十八彝漢村寨。在王鳳為國效力期間,也涌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動聽的傳奇故事,這就充分說明了東山村在明清兩朝時期是云南滇中的一個政治、軍事、經濟發(fā)展中心。本書內容豐富齊全,除了新興土司府及東山村周圍原貌以外,還講述了新興土司的戰(zhàn)績、新興王氏首代世襲土司王思忠膽大救主的故事、土司王耀祖在反吳三桂失利后的悲慘壯烈、王耀祖的侄子王鳳又東山再起的傳奇故事、土司得寶的傳說及東山村周鄰的十四個風景地點,以及每個風景地點的動人故事,也搜集了一些東山村的歷史人物及土司生活,還有東山村以前的村民生活習俗、東山村民間故事、兒童游戲,以及東山村以前的婚俗與現(xiàn)在婚姻的自由美好景象。本書通俗易懂,表達了保護文物古建筑的心聲,盼望新興土司府建筑群重現(xiàn)當年輝煌之愿望,希望東山村周鄰生態(tài)美景再現(xiàn)人間。本書記錄下了歷代祖先走過的生命歷程,寫出了各個時代的聲音,雖然寫的不全是歷史,但又是歷史的一部分補充,也可成為讀者的精神食糧。本書中多數(shù)材料來源于筆者父親在世時的口傳,結合筆者的回憶,也有一部分是來自“南明史”志書,《王氏族譜》上沒有記載的,就查找到王氏祖墳碑文的記載,填補了史書無記載的一些空白?;仡欉^去,抒寫今天,雖漏寫難免,但道出了好多現(xiàn)在年輕人難以知曉的事情。秀才雖讀書千萬卷,但定有漏文不知曉。本人托望見多識廣的人士另有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