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支四千多人的錫伯族官兵歷經一年多的千辛萬苦抵達新疆伊犁地區(qū)時,非但人丁近乎無損,反而比清廷初點派的人數還多。這是因為一些官兵家屬和族人“不忍分離,跟隨而來”。錫伯族的凝聚力、親和力和族人之間為國家大利而同甘共苦的民族精神,由些又可略見一斑?!稓v史民族文化》經過數年斷斷續(xù)續(xù)的撰稿、修改,終于付梓發(fā)行。本書反映了作者近十年來對新疆歷史、民族、文化方面未涉或鮮涉領域的探討和思考,若有不當,希望讀者當為笑談處之。書名亦可謂“盛名”矣,盛名之下,其實若何?這里有一個小小的“創(chuàng)造”,封面之“關鍵詞”似可給讀者一些輕松的提示,我們認為,這可以稍稍彌補取“盛名”之不當。書封置關鍵詞,其是非則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