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乃以阿史那、阿史德氏為核心形成的古代游牧族群,在我國和北亞、中亞的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此,中、外史書中都留有記載,尤以我國史料稱豐富。法人沙畹早利用我國正史、類書、僧徒行紀,參稽西方有關文獻,輯成《西突厥史料》一書,至今影響巨大。我國學者也踵步其后,早在20世紀50年代,岑仲勉先生就輯有《突厥集史》(上、下)及《西突厥史料補闕及其考證》諸書,國外則有德籍華人劉懋才《東突厥史料集成》相繼問世,但相應于我國浩如煙海的史料,迄今這一史料挖掘工作仍然是不夠充分的。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開始進行突厥史的研究,其成果《突厥史》約65萬字,已于199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刊行了第1版。在寫作此書的過程中,我廣泛接觸了有關突厥史的眾多史料,有的在寫書時尚未來得及運用,于是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全面搜集、整理出一部較前人更為全面、系統(tǒng)的史料集。其中除正史、通鑒以外,還廣泛參閱了《冊府元龜》、《全唐文》、《文苑英華》、《文館詞林》、《唐大詔令集》、《唐會要》、《通典》、《太平寰宇記》、《太平御覽》、《通志》、《通考》等史料,自購置了部386型電腦之后,我就將所搜集的史料親自打印,整理成帙。史料集原計劃由《突厥編年史料》和《突厥傳記集成》兩部分組成,總量超過100萬字,在資料的收集上遠遠超過前人,自認為是史料建設中一大重要成果,卻始終沒有機會出版。新疆人民出版社申請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補貼,于2003年3月14日獲得批準,得到有關資助。根據(jù)現(xiàn)有資助,必須改變原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