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打著愛的名義,其實在傷害你?有沒有人一直暗示你,你很糟糕?有沒有過和同事迎面遇見,他卻扭過頭假裝沒看見你?那句輕蔑的鄙夷是不是也曾刺痛過你年幼時的心?在外面待人親和、很好相處的親人,回家后為什么冷若冰霜?冷暴力在各種人際關系中廣泛存在,無論是家庭,還是校園和職場。絕大部分冷暴力都是滲入家長里短、雞毛蒜皮里的指責和貶低,就發(fā)生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冷暴力區(qū)別于肢體暴力,沒有皮開肉綻、沒有傷痕累累、沒有流血,有的只是外人感覺不到的、精神上的痛苦。這個人平時過得和任何一個普通人一樣正常,但他其實是強顏歡笑,內心的苦楚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為什么會有冷暴力?如何遠離冷暴力?《情感冷暴力》中提出,無論是冷暴力的施虐者還是受虐者,要想遠離冷暴力,需要先知道自己以前和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施虐者通過各種防御機制來保護內心脆弱、羞恥、痛苦的部分。受虐者對施虐者的信念系統(tǒng)理解得越深,越能看透施虐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有力量離開或者避免。《情感冷暴力》一書也告訴讀者,只有清楚施虐者冷暴力背后潛藏的脆弱與需要,才能讓施虐者知道,用冷暴力的方式永遠不可能滿足或者實現(xiàn)目的,帶給他人自體客體挫敗體驗的同時,只會讓自己被同樣對待。只有接納自己的脆弱與柔軟,而不是用刺去扎別人,才有可能在關系中找到雙方都舒適的平衡點,獲得適度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