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前言
第一章為什么拉奧孔在雕刻里不哀號,而在詩里
卻哀號?
第二章美就是古代藝術家的法律;他們在表現
痛苦中避免丑
第三章造形藝術家為什么要避免描繪激情頂點的
頃刻?
第四章為什么詩不受上文所說的局限?
第五章是否雕刻家們摹仿了詩人?
第六章是否詩人摹仿了雕刻家?
第七章是性的摹仿還是抄襲?
第八章詩與畫在塑造形象的方式上的分別
第九章自由創(chuàng)作的雕刻與定為宗教用途的雕刻
之間的區(qū)別
第十章標志的運用,在詩人手里和在藝術家手里不同
第十一章詩與畫在構思與表達上的差別
第十二章畫家怎樣處理可以眼見的和不可以眼見的
人物和動作?
第十三章詩中的畫不能產生畫中的畫,畫中的畫
也不能產生詩中的畫
第十四章能入畫與否不是判定詩的好壞的標準
第十五章畫所處理的是物體(在空間中的)并列(靜態(tài))
第十六章荷馬所描繪的是持續(xù)的動作,他只用
暗示的方式去描繪物體
第十七章對各部分的描繪不能顯出詩的整體
第十八章兩特別:阿喀琉斯的盾和埃涅阿斯的盾
第十九章把荷馬所描寫的盾還原(再造)出來
第二十章只有繪畫才能描寫物體美
第二十一章詩人就美的效果來寫美
第二十二章詩與畫的交互影響
第二十三章詩人怎樣利用丑
第二十四章丑作為繪畫的題材
第二十五章可嫌厭的和可恐怖的
第二十六章拉奧孔雕像群作于何時?
第二十七章確定拉奧孔雕像群年代的其他證據
第二十八章鮑格斯宮的格斗士的雕像
第二十九章溫克爾曼的《古代造形藝術史》里的幾點
錯誤
附錄一
關于《拉奧孔》的萊辛遺稿(摘譯)
甲提綱A
乙提綱B(為續(xù)編擬的)
丙關于《拉奧孔》的筆記
附錄二
甲萊辛給尼柯萊的信,一七六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乙古人如何表現死神(節(jié)譯)
附錄三
維吉爾在《伊尼特》史詩中關于拉奧孔的描寫
譯后記
附記